土壤碳

作品数:1475被引量:13630H指数:5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潘根兴王维奇周国模于贵瑞姜培坤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秸秆还田量及破碎程度影响下的农田土壤碳氮淋失特征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5年第4期120-133,共14页吴涵 张志远 贾琳娜 付行 辛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7053)资助。
秸秆还田作为一种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的外源碳氮输入方式,因其富含有机质,能为土壤提供碳氮营养,并随着水分渗透过程参与深层土壤以及地下水的碳氮循环过程。本研究针对华北平原集约化农业区,选取代表性土壤样本,通过土...
关键词:秸秆还田 DOC 氮素 三维荧光 淋溶 
降水变化对荒漠草原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的影响
《中国草地学报》2025年第3期20-30,共11页杨雪琴 李建平 连佳丽 韩翠 罗叙 赵莹 赵雅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60336);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3AAC3092)。
为探讨降水变化对荒漠草原土壤碳(C)氮(N)磷(P)生态化学计量的影响,揭示荒漠草原生态系统C、N、P营养元素及生态化学计量对降水格局的响应规律,本试验以毛乌素沙地南缘宁夏盐池县温性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遮雨棚技术和人工补水措施,...
关键词:荒漠草原 降水梯度 土壤碳、氮、磷 生态化学计量 
不同类型地膜对土壤碳、氮、磷的影响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5年第3期124-133,176,共11页曾浩宇 李嘉兴 刘世杰 焦蒙 杨娟 
云南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03AC100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166033);云南省农业联合面上项目(202101BD070001-112);兴滇人才项目。
为了探究不同类型地膜残留于土壤中的碎片对土壤大量元素以及微量元素的影响,该文以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聚乳酸(PLA)全生物降解地膜和聚乙烯(PE)地膜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地膜表面形貌变化、地膜残留对土壤大量元素碳、氮...
关键词:生物降解地膜 溶解性有机碳 土壤养分 聚乙烯地膜 地膜形貌变化 
耕作方式和生物炭用量对冬小麦产量、土壤氮碳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2025年第2期224-233,共10页陈海情 张凯 黄超 王鹏飞 孟晔 安佳慧 刘栩辰 马守田 王兴鹏 刘战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01851);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22FY101600);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ASTIP);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222102110163)。
为探讨旋耕和深松条件下生物炭施用量对冬小麦产量和土壤碳氮的影响,探寻冬小麦最佳耕作方式和生物炭施用量组合,2021-2023年通过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置旋耕和深松两种耕作方式,以及0、4.5和9 t·hm^(-2)三个生物炭施用水平,比较分析...
关键词:施用生物炭 耕作方式 冬小麦 产量 土壤碳 土壤氮 
基于麦-玉种植系统农田土壤碳库与作物产量的周年秸秆还田量评价
《环境科学》2025年第2期1016-1024,共9页吴群文 宋佩鸿 黄健华 钱欣 高英波 张慧 刘开昌 王良 李宗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2301965);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SDAIT-02-07);泰山学者工程项目(tstp20231236);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ZR2023QC128)。
作物秸秆的处理和循环利用已成为农业科研领域的热点.优化小麦-玉米周年秸秆管理,可实现种植系统碳效率提高,并促进小麦-玉米周年可持续生产.基于持续8a的秸秆还田长期定位试验,设立了麦-玉双季还田(WS-MS)和麦-玉单季还田(WSMN)这两个...
关键词:秸秆还田 产量 有机碳(TOC) 易氧化有机碳(EOOC) 碳利用效率 碳库管理指数 
长期覆盖对黄土高原春玉米产量、土壤碳氮组分和碳氮库相关指数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2025年第3期507-519,I0013,共14页张方方 宋启龙 高娜 白炬 李阳 岳善超 李世清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2023-ZDLNY-5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D19007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77102);河南省高等院校重点科研项目计划(24A210019);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242102320148)。
【目的】明确长期覆盖对作物产量、土壤碳氮物理组分和碳氮库相关指数的影响,以期为黄土高原旱作农田长期维持作物高产和土壤肥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托陕西省长武县超过10年的长期定位试验,设置不覆盖(CK)、覆砂石(GM)和覆膜(FM)...
关键词:长期覆盖 颗粒有机碳 矿质结合态有机碳 惰性有机碳组分 碳氮库相关指数 玉米产量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呼中冻土区土壤碳空间分布特征
《森林工程》2025年第1期100-107,共8页杜倩 王岩 万祖梁 赵昶 刘学 梁素钰 
黑龙江省省属科研院所科研业务费项目(CZKYF2022-1-C030)。
以大兴安岭呼中典型冻土区为研究对象,研究表层(0~15、15~30 cm)土壤碳储量空间分布规律。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基于Landsat 8 OLI影像,利用随机森林(RF)算法建模,分析大兴安岭冻土区表层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状况。在13个遥感...
关键词:GIS 土壤碳储量 冻土 RF模型 大兴安岭 
农业碳足迹区域差异及碳排放脱钩作用的文献综述
《黑龙江环境通报》2025年第2期8-10,共3页刘嘉文 
伴随着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对自身绿色低碳转型的迫切需求日益凸显。结合2012—2022年关于中国农业碳排放及其具体脱钩效应方面研究情况,本文系统梳理了农业碳足迹与碳足迹数据库的应用、各大区域中农业碳排放现状...
关键词:农业碳排放 土壤碳汇 脱钩效应 区域差异 
铅镉胁迫下蚯蚓对土壤碳氮相关酶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5年第2期1-11,共11页赵奕乔 罗庆睿 段昌群 张悦 蔡粤 刘嫦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260315,32371707);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重点项目(202201AS070016,202201BF070001-002)。
凋落物分解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而重金属污染会影响与碳氮循环有关的酶的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而改变凋落物分解速率。文章为探究蚯蚓介导杨树凋落叶分解对铅镉污染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设置无(CK)、低(L...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 养分循环 酶活性 蚯蚓 土壤微生物 
中国森林树种多样性对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5年第2期23-31,共9页陈佳仪 代莹 张乃莉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22016)。
【目的】揭示不同气候带森林生态系统中土壤碳氮含量对树种多样性的响应差异,并探讨影响这种响应的关键生物和非生物因素。【方法】收集中国热带、亚热带、暖温带和中温带4个森林生态系统树种多样性,土壤碳、氮含量和土壤真菌多样性数据...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 树种多样性 土壤有机碳 土壤全氮 土壤真菌多样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