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库

作品数:1136被引量:11647H指数:5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姜培坤周国模潘根兴徐明岗潘剑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不同围垦年限滨海垦区盐渍土碳库及团聚体稳定性变化特征
《水土保持研究》2025年第2期111-121,139,共12页路迅 勾泽清 王涛 董天望 朱倩倩 左希爱 徐璐 李建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271287,42371053);江苏省碳达峰与碳中和技术创新专项资金(BE2023855);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2024XKT0148)。
[目的]探究滨海盐渍土随着围垦年限增加变化特征,为滨海盐渍土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不同围垦时期田地,以围垦0 a(Y_(1))、20 a左右(Y_(2))、40 a左右(Y_(3))、60 a左右(Y_(4))、100 a左右(Y5)下滨海表层(0—2...
关键词:滨海盐渍土 围垦年限 团聚体 碳库 
黄河流域煤矿区土壤有机碳库的修复及其影响因素:基于Meta分析
《环境科学》2025年第3期1690-1702,共13页孙宏伟 闫美芳 
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03D321070);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103021224053)。
采煤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干扰和破坏,加剧区域碳排放.对煤矿废弃地进行生态恢复,可改善受损土壤的理化性质,增加土壤碳库储量.因此,煤矿区生态恢复对区域碳汇水平提升和生态环境改善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煤矿区修复方面的研究多分散在...
关键词:黄河流域 煤矿区 整合分析 土壤有机碳库 生态恢复 土壤酶活性 
我国东部典型气候区农田土壤易氧化碳含量与碳库管理指数特征
《环境科学》2025年第3期1729-1736,共8页许毅隽 陈香碧 王军 谢灵 刘琬清 章晓芳 段勋 马冲 乔航 胡亚军 聂三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7295,42377348);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SFGC0304);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项目(2024JJ2052)。
气候和土地利用方式是影响土壤碳库及其赋存形态的重要因素.为探究典型气候区农田土壤中活性有机碳含量与碳库管理指数特征,以我国东部从北到南4个气候区(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两种农田(旱地、稻田)及其相邻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
关键词:高锰酸钾氧化态碳(POXC) 活性有机碳 碳库管理指数(CMI) 气候区 土地利用方式 农田土壤 
基于价格随机的苏北杨树人工林多碳库最优轮伐模型构建与评估
《生态学报》2025年第5期2326-2336,共11页王晓雯 余智涵 杨红强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3&ZD1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2073064)。
发展林业碳汇、加强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是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手段。价格随机和价格不确定性是影响森林经营者决策最优轮伐的重要因素。基于拓展的Faustmann⁃Hartman模型,构建了包含生物量碳库、死亡有机质碳库、木质林产品碳...
关键词:可持续经营 Faustmann⁃Hartman模型 多碳库 价格随机 杨树人工林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量对黑土有机碳组分和肥力指数的影响
《土壤与作物》2025年第1期53-63,共11页盛明 李佳垚 雷琬莹 滕培基 李娜 
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YDZJ202201ZYTS517);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子课题(XDA280103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77355,U23A600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D1500105-1);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研究重点计划项目(ZDBS-LY-DQC017).
土壤活性有机碳(AOC)是土壤有机碳(SOC)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在土壤有机碳中占比较小,但对土壤管理措施的响应敏感,能够迅速对农田管理措施作出响应,是评价土壤质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依托在海伦站建立的8年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
关键词:活性碳组分 综合肥力指数 碳库管理指数 秸秆还田 农田黑土 
基于麦-玉种植系统农田土壤碳库与作物产量的周年秸秆还田量评价
《环境科学》2025年第2期1016-1024,共9页吴群文 宋佩鸿 黄健华 钱欣 高英波 张慧 刘开昌 王良 李宗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2301965);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SDAIT-02-07);泰山学者工程项目(tstp20231236);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ZR2023QC128)。
作物秸秆的处理和循环利用已成为农业科研领域的热点.优化小麦-玉米周年秸秆管理,可实现种植系统碳效率提高,并促进小麦-玉米周年可持续生产.基于持续8a的秸秆还田长期定位试验,设立了麦-玉双季还田(WS-MS)和麦-玉单季还田(WSMN)这两个...
关键词:秸秆还田 产量 有机碳(TOC) 易氧化有机碳(EOOC) 碳利用效率 碳库管理指数 
模拟氮沉降对中亚热带桉树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组分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环境科学》2025年第2期1032-1045,共14页毛馨月 沈育伊 褚俊智 徐广平 王紫卉 曹杨 陈运霜 张德楠 孙英杰 黄科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67007);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桂科AB23026013);广西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CQZ-E-1912);广西漓江流域景观资源保育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研究基金项目(LRCSU21K0203);广西植物研究所基本业务费项目(桂植业23006);广西喀斯特植物保育与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22-035-26)。
探究连续5 a模拟氮沉降背景下中亚热带桉树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组分和碳库管理指数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基于2018年建立的桉树人工林模拟氮沉降定位试验,设置对照CK[0 kg·(hm^(2)·a)^(-1)...
关键词:模拟氮沉降 土壤有机碳组分 活性有机碳 碳库管理指数(CPMI) 桉树人工林 
生草栽培对油茶林土壤肥力及活性碳组分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2025年第2期504-512,共9页彭璞 贾剑波 陆佳 彭邵锋 李宇虹 卢梦琪 李弛 
湖南省林业科技项目(XLK202401);湖南省重点研发项目(2023SK205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77283);湖南省教育厅青年项目(22B0264);湖南神农国油油茶产业科技创新创业团队项目(湘人才发[2022]9号)资助。
探究不同生草栽培模式下油茶林土壤综合肥力和活性碳组分特征可为油茶优化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本研究基于连续3年的田间定位试验,以清耕为对照,设置生草栽培大豆、白三叶、油葵、波斯菊处理,研究了不同生草栽培模式对表层土壤(0~20...
关键词:生草栽培 活性碳组分 综合肥力指数 碳库管理指数 
大气溶解有机碳湿沉降及其在海洋碳中和中的作用
《中国环境科学》2025年第2期606-618,共13页邢建伟 宋金明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ZR2024MD052);青岛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4-4-4-zrjj-176-jch);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汇泉青年学者”人才项目。
本文系统总结了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关于大气降水DOC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大气降水DOC的丰度与生物可利用性、降水DOC浓度和湿沉降通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DOC湿沉降的生态环境效应,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结果表明,降...
关键词:溶解有机碳(DOC) 湿沉降 生物可利用性 海洋惰性溶解有机碳库 “双碳”目标 
生态系统中真菌生物量对土壤稳定碳库的贡献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5年第2期454-467,共14页王翔 余光辉 Yakov KUZYAKOV 殷博昊 Andreas KAPPLER 刘丛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2A20608、42293264、41977271);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23ZYJDJC00050、24ZYJDJC00330)资助。
真菌的胞外聚合物和死亡残体显著贡献于土壤有机质的形成和稳定过程.然而,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真菌对千年尺度上土壤碳持久性的贡献与机制尚不清楚.本文研究发现,全球六个典型生态系统中的土壤真菌生物量碳库与矿物结合态碳库具有较强...
关键词:生物地理学 真菌 矿物结合态有机质 活性矿物 土壤碳稳定性 纳米离子探针质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