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库

作品数:100被引量:1107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丽娟巨晓棠姜培坤李永夫李生秀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长期覆盖对黄土高原春玉米产量、土壤碳氮组分和碳氮库相关指数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2025年第3期507-519,I0013,共14页张方方 宋启龙 高娜 白炬 李阳 岳善超 李世清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2023-ZDLNY-5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D19007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77102);河南省高等院校重点科研项目计划(24A210019);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242102320148)。
【目的】明确长期覆盖对作物产量、土壤碳氮物理组分和碳氮库相关指数的影响,以期为黄土高原旱作农田长期维持作物高产和土壤肥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托陕西省长武县超过10年的长期定位试验,设置不覆盖(CK)、覆砂石(GM)和覆膜(FM)...
关键词:长期覆盖 颗粒有机碳 矿质结合态有机碳 惰性有机碳组分 碳氮库相关指数 玉米产量 
长期不同施氮量下微生物残体氮对土壤氮库稳定性和玉米氮素吸收的影响被引量:1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4年第5期766-779,共14页韩建 张玉铭 何红波 李俊娣 胡春胜 李晓欣 董文旭 刘秀萍 张丽娟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D1500302-3,2022YFD1901303-4);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2326410D,21323601D);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2022503009)资助。
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化肥氮的施用是保障粮食高产稳产并维持土壤氮库稳定的重要管理措施,土壤微生物既是土壤氮素矿化的驱动者,也是土壤氮素固持的贡献者,在氮素保蓄和供应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直接影响作物的氮素吸收利用。本研究依托中...
关键词:玉米 施氮量 ^(15)N标记 吸氮量 土壤氮库 微生物残体氮 
牦牛和藏羊放牧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物群落氮库的影响被引量:1
《草地学报》2024年第5期1420-1428,共9页吕卫东 董全民 孙彩彩 刘文亭 冯斌 刘玉祯 张振祥 杨晓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U20A2007);国家自然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32160343);2021年度“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项目资助。
放牧是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最主要的利用方式,牦牛和藏羊是青藏高原最常见的放牧家畜,家畜通过采食植物地上部分会使地上生物量减少,进而对植物群落氮库产生影响。本研究依托青海省高寒草地-家畜系统适应性管理技术平台的放牧试验样地,探...
关键词:放牧 高寒草地 植物群落 功能群 氮库 
围封和施肥对高寒草甸群落特征和植被碳氮库的影响被引量:1
《草业学报》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秦瑞敏 程思佳 马丽 张中华 魏晶晶 苏洪烨 史正晨 常涛 胡雪 阿的哈则 袁访 李珊 周华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U20A2006,U21A20186);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302-02);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团队项目(2021-ZJ-902)资助。
为探究不同恢复措施对退化高寒草甸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围封年限(0、4、13年)和长期施肥(N、P)下草甸群落特征和碳氮库的变化。结果表明:1)随着围封年限增加,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显著降低,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呈先上...
关键词:围栏封育 长期施肥 群落特征 植被碳氮库 高寒草甸 
农作模式对冀西北坝上寒旱区土壤不同粒径团聚体氮形态及氮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河北农业科学》2024年第2期57-68,共12页郭旭鑫 赵海超 李璠 尚耀昌 黄智鸿 刘松涛 刘晨 卢海博 于静彤 
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农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专项)(18226334D);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玉米体系岗位专家)(HBCT2023020202);河北省教育厅重大项目(ZD2019097)。
为了研究不同农作模式下土壤团聚体结构对氮素的稳定机制影响,以冀西北坝上不同农作模式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试验分析相结合测定土壤的总氮(TN)、溶解性总氮(DTN)、铵态氮(NH_(4)^(+)-N)和硝态氮(NO_(3)^(-)-N)含量...
关键词:农作模式 团聚体 土壤氮形态 氮库管理指数 
短期氮沉降对纳帕海高寒退化疏花早熟禾草甸土壤呼吸干湿季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
《应用生态学报》2024年第2期390-398,共9页孙官发 陆梅 闪昇阳 赵定蓉 孙煜佳 刘国庆 赵旭燕 冯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42067011);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面上项目(202001AT070113);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项目(202205AC160047);西南林业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111901);云南省一流学科建设项目(云教发[2022]73号)资助。
为探究氮沉降增加背景下高寒草甸土壤呼吸干湿季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耦合关系,选择纳帕海典型退化草甸疏花早熟禾群落,设置对照(0 g·m^(-2)·a^(-1))、低氮(5 g·m^(-2)·a^(-1))、中氮(10 g·m^(-2)·a^(-1))和高氮(15 g·m^(-2)·a^...
关键词:氮沉降 高寒草甸 土壤呼吸 碳库 氮库 纳帕海 
水稻-长梗白菜轮作对土壤养分、活性炭、氮库的影响及其效益分析被引量:1
《浙江农业科学》2023年第9期2177-2180,共4页沈月明 周彬 何凯波 张红梅 沈亚强 王保君 杨海龙 权新华 程旺大 
桐乡市科技项目(202001050,202201061)。
水稻-长梗白菜轮作模式作为嘉兴市桐乡当地一种特色新型稻菜轮作种植模式,在稳定粮食面积和提高种粮效益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大田试验,以传统水稻-油菜轮作模式为对照,研究在水稻-长梗白菜特色新型稻菜轮作模式对农田土壤养分、活...
关键词:水稻 长梗白菜 轮作 土壤 效益 
火干扰对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氮组分及土壤中氮循环功能基因的影响被引量:2
《生态环境学报》2023年第9期1563-1573,共11页李航 陈金平 丁兆华 舒洋 魏江生 赵鹏武 周梅 王宇轩 梁驰昊 张轶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01325);内蒙古自治区科技成果转换项目(2021CG0002)。
森林火灾通过影响土壤生物和非生物部分对土壤氮循环产生长期影响。在全球林火频发背景下,为探讨火灾与土壤氮循环之间的长期响应关系,选择火后1、6、11年兴安落叶松林(Larix gmelinii)重度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土壤氮组分、氮...
关键词:火干扰 恢复时间 土壤微生物 氮循环功能基因 兴安落叶松 氮库重建 
低山丘陵坡耕地秸秆覆盖轮耕对土壤水热及碳氮库的影响被引量:1
《土壤学报》2023年第4期1058-1066,共9页王根林 段衍 刘峥宇 王楠楠 高阳 李玉梅 王伟 蔡姗姗 孙磊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D1500704);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CARS-04-01A);黑龙江省产业协同技术体系课题(20190506)共同资助。
为了提高坡耕地的秸秆还田效率,探索一种适于坡耕地的基于种植和养地基础上的耕作方式。利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秸秆覆盖轮耕技术(包括当季秸秆覆盖+休闲、上季秸秆覆盖+旋耕)与常规耕作(秸秆移除后旋耕)对土壤水热变化及碳、氮积累的...
关键词:坡耕地 秸秆覆盖 轮耕 土壤水热 碳氮库容 
超级稻田碳氮库管理指数在等养分不同有机物料处理下的动态变化被引量:2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3年第8期1758-1767,共10页王开悦 廖育林 鲁艳红 蔡岸冬 张志伟 陈旋 秦晓波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D1700202);江西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20221ZDH0405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5157)。
为比较等养分条件下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对稻田土壤碳氮库管理指数的影响,揭示水稻不同生育期碳氮库管理指数动态变化及其与产量和收获指数的关系,在湖南省长沙市,选择超级稻种植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大田试验。共设置5个等养分投入处理,分...
关键词:等养分投入 超级稻 紫云英和秸秆联合还田 不同生育期 碳库管理指数 氮库管理指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