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胜

作品数:175被引量:2767H指数:3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玉米冬小麦太行山前平原小麦华北平原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水利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深层土壤有机碳储量、稳定性以及对人类活动响应的研究进展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5年第3期435-448,共14页王高起 袁丹 吴萍 秦树平 胡春胜 
中国科学院科研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D1500400);河北省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D2022503014);河北省土壤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建设补助经费项目(226790207H)资助。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有机碳库,对全球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目前,大部分关于土壤有机碳储量与周转方面的研究仅关注0~1 m土层土壤,对1 m以下的深层土壤有机碳储量、稳定性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还缺乏系统总结。鉴于此,本文...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化 深层土壤有机碳 碳储量 碳稳定性 人类活动 矿化 
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华北小麦-玉米农田氮素损失及氮平衡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5年第3期484-497,共14页杨康 吴坤燕 孙瑞 张玉铭 刘秀萍 董文旭 李晓欣 胡春胜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D1700901,2022YFD1900300,2023YFD1900103);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440000);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1323601D,22326410D);河北省土壤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建设补助经费项目(226790207H)资助。
有机肥替代化肥改变了土壤氮素的转化与损失。为探索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农田生态系统不同形式氮损失以及氮平衡的影响,本研究在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连续开展了2年(2021-2023年)田间试验,设计了2种不同有机肥(牛、羊粪)和...
关键词:有机肥替代 N_(2)O排放 氮淋溶 氨挥发 氮平衡 
长期外源有机物料添加对土壤无机碳库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4年第12期2034-2044,共11页曾婷婷 王路明 杨康 胡春胜 李晓欣 董文旭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20225030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471719);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D1902605-01);中央引导地方发展科技基金项目(236Z7303G);河北省土壤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建设补助经费项目(226790207H)资助。
长期外源有机物料添加对农田土壤无机碳库的具体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基于华北农田16年的长期定位试验,开展了6个施肥处理[对照(CK)、单施氮肥(N)、单施化肥(NPK)、氮肥配施有机肥(MN)、化肥配施有机肥(MNPK)和化肥配施秸秆(SNPK)]对土...
关键词:土壤无机碳 秸秆还田 有机肥料 次生碳酸盐 化肥 
长期不同施氮量下微生物残体氮对土壤氮库稳定性和玉米氮素吸收的影响被引量:3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4年第5期766-779,共14页韩建 张玉铭 何红波 李俊娣 胡春胜 李晓欣 董文旭 刘秀萍 张丽娟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D1500302-3,2022YFD1901303-4);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2326410D,21323601D);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2022503009)资助。
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化肥氮的施用是保障粮食高产稳产并维持土壤氮库稳定的重要管理措施,土壤微生物既是土壤氮素矿化的驱动者,也是土壤氮素固持的贡献者,在氮素保蓄和供应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直接影响作物的氮素吸收利用。本研究依托中...
关键词:玉米 施氮量 ^(15)N标记 吸氮量 土壤氮库 微生物残体氮 
碳氮磷化学计量比对土壤有机碳矿化激发效应的影响被引量:6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3年第8期1311-1321,共11页张睿媛 袁丹 秦树平 胡春胜 
国家重点研发青年科学家项目(2021YFD1500400);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1323601D)资助。
土壤有机碳矿化激发效应(priming effects)是指由外源有机物料添加所引起的短期内土壤有机质周转剧烈改变的现象,是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碳动态的关键过程之一。尽管激发效应的诱发机制已广为人知,但目前的大多数研究仅考虑了外源有机碳输...
关键词:激发效应 生态化学计量 土壤有机碳矿化 
作物根系对根际土壤N_(2)O产生与排放的调控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3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3年第8期1322-1329,共8页张玉铭 邢力 李晓欣 秦树平 李燕楠 韩建 胡春胜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D1901003-02);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8010301);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2326410D,21323601D);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2022503009)资助。
农田土壤是大气N_(2)O的重要排放源。农田土壤N_(2)O排放不仅受农业管理措施影响,还与作物根系生长密切相关,根系自身代谢对农田土壤N_(2)O生成与还原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农田N_(2)O排放。根际是根系-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的重要界面,是根...
关键词:作物根系 根际土壤 N_(2)O排放 硝化-反硝化过程 根系分泌物 
生物有机肥配施化肥对生菜生长和土壤环境的影响被引量:11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3年第5期725-741,共17页张庆 胡春胜 刘彬彬 张玉铭 董文旭 李晓欣 刘秀萍 王晶 张睿媛 吴坤燕 吴洁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D1700901);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子课题(XDA26040103)资助。
不合理施肥导致土壤退化和产出下降,废弃物处理则关系到环境和资源可持续发展。生物有机肥在植物促生和土壤培肥方面优势突出,有利于资源高效利用、减施化肥和蔬菜产业发展。本研究通过向中药渣有机肥中分别接种地衣芽孢杆菌、解淀粉芽...
关键词:生物有机肥 巨大芽孢杆菌 中药渣 生菜 土壤肥力 微生物多样性 
长期不同养分循环再利用途径对农田土壤养分演替规律与培肥效果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1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年第6期937-951,共15页邢力 张玉铭 胡春胜 董文旭 李晓欣 刘秀萍 张丽娟 文宏达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D1901003-02);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9226438D)资助。
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再利用对土壤养分涵养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培肥地力的有效措施。本研究依托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始于2001年的农业经营制度长期定位试验,研究长期不同养分循环再利用途径对土壤养分演替规律与土壤固碳效...
关键词:养分循环再利用 土壤碳库 净固碳效率 土壤氮库 土壤有效磷 
增温施肥对农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及δ^(13)C、δ^(15)N值的影响被引量:4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年第5期842-850,共9页李佳珍 董文旭 陈拓 胡春胜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D190100202)资助。
农田土壤是重要的碳氮库,对气候变化极其敏感,但土壤碳氮循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目前还不清楚。在全球变暖背景下,为了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研究增温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及其碳氮同位素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红...
关键词:增温 施氮 土壤有机碳 土壤全氮 δ^(13)C值 δ^(15)N值 
长期增温和施氮对华北平原农田土壤呼吸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15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年第5期761-768,共8页胡文沛 张闯 胡春胜 董文旭 王玉英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0213300,2017YFD0800601)资助。
在全球气候变暖与氮沉降不断加剧的背景下,作为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的华北平原农田土壤呼吸如何响应气候变暖和氮沉降增加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华北平原冬小麦单作土壤布置了11年野外增温和施氮肥试验,包括对照(CK)、红外增温(W)...
关键词:土壤呼吸 红外模拟增温 施氮肥 温度敏感性 华北农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