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金标准

作品数:32被引量:216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王自强陈惟昌欧阳钦潘国宗萧树东更多>>
相关机构:中日友好临床医学研究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天津市儿童医院吉隆坡马来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胃肠病学》《家庭医药(就医选药)》《肝脏》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病理检查,何以为诊断“金标准”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24年第12期66-66,共1页何洋 
在医学领域,疾病的诊断是治疗的前提和基础。而在众多诊断手段中,病理检查被誉为诊断“金标准”。那么,为什么病理检查能够成为如此重要的诊断方法呢?
关键词:医学领域 病理检查 诊断方法 诊断手段  标准 
胃镜+病理,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金标准”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24年第10期77-77,共1页袁聪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病症,其类型多样,病因复杂,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尤为值得关注。本文将深入介绍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症状表现、诊断方法及其重要性,旨在提高公众对这一疾病的认识与重视程度。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胃炎 症状表现 诊断方法 消化系统病症 
病理检查诊断“金标准”
《健康博览》2022年第12期45-45,共1页张岚 
最近,王奶奶体检发现肺部有个结节,但不确定是良性还是恶性,非常焦虑。医生告诉她要想明确诊断,必须做个病理检查。王奶奶身体一直不错,平时很少上医院,只听说过B超、放射和检验,从来没有听过病理检查,难道就像法官断案一样,判定良恶性...
关键词:良恶性 病理检查 明确诊断 体检 
为何说病理是诊断“金标准”
《养生保健指南》2021年第7期34-34,共1页张艳秋 
医生常说:“病理是诊断的金标准。”病理,就是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和原理,包括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病原理,以及疾病过程中发生的细胞、组织、器官的结构、功能、代谢方面的改变及其规律。因此,手术切取的组织;甲状腺、乳腺、肺等的穿刺组...
关键词:发病原理 代谢方面 子宫内膜活检 肠镜活检 穿刺组织 甲状腺 病理 发生的原因 
为何说病理是诊断“金标准”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2021年第2期67-67,共1页张艳秋 
医生常说:“病理是诊断的金标准。”病理,就是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和原理,包括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病原理,以及疾病过程中发生的细胞、组织、器官的结构、功能、代谢方面的改变及其规律。手术切取的组织,甲状腺、乳腺、肺等的穿刺组织,子...
关键词:发病原理 代谢方面 子宫内膜活检 肠镜活检 穿刺组织 甲状腺 病理 发生的原因 
DSA:血管病变诊断“金标准”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2020年第10期66-66,共1页叶敏 
当人体的脑血管、冠状动脉、外周血管等部位发生病变,就需要使用造影技术来检测和判断病情。提到造影技术,人们对于C 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等技术并不陌生,这些都是医院较为常规的检测手段。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DSA...
关键词:造影技术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外周血管 介入诊疗 DSA 血管病变 X线机 脑血管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亚型诊断金标准——分侧肾上腺静脉采血被引量:4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2019年第4期343-345,共3页刘圣琢 董强 陈涛 周亮 刘志洪 朱育春 
分侧肾上腺静脉采血技术(adrenal vein sampling, A VS)作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亚型诊断的金标准,可通过将取血导管分别插入两侧肾上腺静脉采血而直接反映肾上腺激素分泌情况。肾上腺肿瘤大致可分为无功能腺瘤、肾上腺皮质腺癌、醛固酮...
关键词: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肾上腺静脉采血 醛固酮瘤 
临床上的诊断金标准 前列腺穿刺不必恐慌
《自我保健》2017年第11期39-39,共1页莫曳 
为什么50岁以上需要每年筛查前列腺 年龄是前列腺癌主要的危险因素,前列腺癌在小于45岁的男性中非常少见,但随着年龄的增大,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急剧升高,绝大多数前列腺癌患者的年龄大于65岁。基本上,在40岁以后年龄每增加10岁,前...
关键词:前列腺穿刺 前列腺癌患者 金标准 诊断 临床 恐慌 危险因素 发病率 
循环核酸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被引量:7
《广东医学》2016年第11期1734-1738,共5页刘芳腾 欧阳喜 张官平 罗洪亮 
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分别位居第3位和第4位,且呈逐年递增趋势。大肠癌早期无明显症状,病情发展较为隐匿,诊断时大多已为晚期,预后不良。因而,提高大肠癌的早期筛查诊断率,使患者进...
关键词:结直肠癌 循环核酸 大肠癌组织 早期筛查 肿瘤标记物 诊断金标准 侵入性检查 脱落细胞学检查 肠癌患者 DNA 
血清胃蛋白酶原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意义及价值评析被引量:28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6年第2期243-245,共3页钱磊 陈为军 
胃癌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病变,很多患者是有慢性胃炎过渡至萎缩性胃炎,最终进展为胃癌的,因而明确这一过渡过程中患者标志性血清指标特征是促进临床诊断工作改善和确保积极有效治疗的关键[1]。当前临床对胃癌的早期诊断主要通过纤维胃镜...
关键词:胃癌诊断 血清胃蛋白酶原 萎缩性胃炎 恶性肿瘤病 临床医学研究 诊断金标准 纤维胃镜 指标水平 胃镜检查 胃黏膜病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