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兆

作品数:94被引量:393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郭增建郭安宁曹井泉史红军赵卫星更多>>
相关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河南科技》《地震研究》《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地震工程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晋冀蒙交界地区地电阻率变化与震兆特征研究
《山西地震》2022年第4期1-5,共5页宁亚灵 吕海杰 王鹏伟 
震情跟踪定向工作任务(2015010408);山西省地震局科研项目(SBK-1501、SBK-2206)。
地电阻率观测是地震监测的手段之一,能探测地下一定范围内介质的电阻率变化情况。选取晋冀蒙交界地区的河北阳原、山西大同、内蒙古宝昌及山西代县4个地震监测站的地电阻率观测数据,分析其震兆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地电阻率上升、下降...
关键词:地电阻率 异常 晋冀蒙交界地区 震兆特征 
1970年以来“固原窗”M_(L)≥3.0地震活动增强现象及震兆意义
《华南地震》2022年第3期58-64,共7页任雪梅 李文君 罗国富 
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宁夏及邻区5级以上地震的特征和危险性预测研究”(2021AAC03481);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1年固原和灵武地区小震活跃后的区域地震危险性分析”(2022AAC03695)联合资助。
对1970年以来宁夏“固原窗”的M_(L)≥3.0地震活动增强与南北地震带中北段的5级以上地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剖析,发现1970年以来发生在距离“固原窗”300~500 km范围内的6级以上地震与“固原窗”内M_(L)≥3.0地震活动增强显著相关,其...
关键词:固原窗 南北地震带中北段 宁夏南部及邻区 地震活动增强 平静 震兆意义 
2016年云南云龙5.0级地震前中短临异常特征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1年第6期59-67,共9页杨芬 赵丽兰 
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测、科研三结合课题(编号:CEA-JC/3JH-162502)。
2016年5月18日云南云龙5.0级地震前,地震活动性、地下流体和滇西实验场综合预测方案出现中、短临异常。地震活动性存在云南5级以上地震平静、中甸中等地震窗活动以及滇西2015年以来4级以上地震成条带分布等中期异常。2015年11月中旬至2...
关键词:云龙5.0级地震 震兆 前兆 综合预测方案 中短临异常 
按震兆共迁法以平凉远台地电前兆异常回顾性讨论2017年九寨沟大震的预测被引量:1
《地震工程学报》2019年第4期957-961,共5页郭增建 郭安宁 白雪见 孙昱 段博儒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2017YFC1500906)
2017年九寨沟7级大震前平凉台上的短临地电阻率异常甚为明显,平凉距九寨沟震中360km。如此远的震中距离只能用“震兆共迁法”预测九寨沟大震震中。
关键词:远前兆 震兆共迁法 九寨沟大震预测 
广西苍梧5.4级地震前区域地震活动图像分析
《国际地震动态》2019年第8期85-86,共2页李莎 阎春恒 周斌 郭培兰 黄惠宁 向巍 
2016年7月31日广西苍梧5.4级地震是1959年以来广西内陆发生的最大地震,打破了东海沿海地震带长达17年的5级地震平静,其震兆异常对区域地震活动性研究具有重要指示意义。本文分析了2016年广西苍梧5.4级地震前华南地区地震活动图像及震中...
关键词:区域地震活动性 广西地区 地震前 图像分析 时空变化特征 地震活动图像 地震平静 震兆异常 
辽宁地区地震活动特征及震兆意义被引量:1
《防灾减灾学报》2019年第A01期1-7,共7页曹凤娟 李彤霞 杨士超 王松阳 李梦莹 
辽宁省社会攻关及产业化项目“辽宁地区震源参数和地壳结构的详细研究”(2017231013);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辽南地区断层结构和地震活动性特征研究(2018IEF010203).
根据辽宁地区历史地震和近代小震资料,系统总结了辽宁地区地震活动特征,主要有M≥5.0地震空间分布集中、时间分布成丛;M≥6.0地震存在准周期性;ML≥4.5地震具有成丛性;M≥5.0地震前中等地震集中活跃;震群较活跃;M≥5.0地震前多数出现ML...
关键词:地震空区 地震条带 定量 震群 
黑龙江肇东痕量氢野外定点观测实验与分析被引量:5
《中国地震》2019年第1期126-133,共8页李继业 张彦吉 高研 孙强 周晨 任建辉 马龙辰 
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XH19011)资助
利用ATG-300H便携式测氢仪,对黑龙江省高寒地区肇东痕量氢进行野外定点连续观测,并对泰来3.3级地震震兆关系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肇东痕量氢表现为高值突跳,异常幅度大,持续时间短;氢气浓度4组高值异常,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
关键词:痕量氢 高寒地区 定点观测 震兆分析 
“源线模式”与地震预测被引量:3
《地球物理学进展》2018年第6期2228-2233,共6页郭增建 郭安宁 任栋 
"源线模式"是根据震源有关的某些长距特征线的交会预测地震的模式.模式是用两个特征线交会点作为强震预测的发生区,第一个特征线是与区域主压应力夹45°的角所形成的最大剪切线,由于这个线是由多组平行线所组成,若沿某条线其前兆分布多...
关键词:区域主压应力方向 最大剪切线 震兆共迁线 两线交会点 大震震中区预测 
大兴安岭地区地震活动特征及其震兆意义
《国际地震动态》2018年第8期73-74,共2页张帆 韩晓明 李娟 杨红樱 
地震监测;预测;科研三结合课题(CEA-JC/3JH-170618)资助
大兴安岭隆起带(42°—52°N,114°—126°E)为中国东北地区的主要构造之一,存在多条NNE和SWW走向的第四纪活动断裂,该地区属于弱震区域,受到关注较少,该地区历史上仅有2次6级以上地震发生,但近年来中强地震较活跃,发生过1980年博克图M...
关键词:地震活动特征 大兴安岭地区 震兆 中国东北地区 东乌珠穆沁旗 中强地震 活动断裂 地震发生 
2014年云南景谷6.6级强震前中短临异常特征和短临预测被引量:3
《国际地震动态》2017年第12期16-24,共9页杨芬 王军 
2017年中国地震局三结合课题资助
2014年10月7日云南景谷6.6级强震前云南地震活动性震兆、地下流体前兆和滇西实验场综合预测方案存在中短临异常现象。地震活动性震兆存在云南5级震群连发,4级地震时空丛集活动和4级地震窗活动中期异常背景。2014年9月上旬地下流体前兆...
关键词:景谷6.6级强震 震兆 前兆 综合预测方案 中短临异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