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国故

作品数:361被引量:552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卢毅罗志田张越王存奎王富仁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新文学”与“新国学”的互缘--“整理国故”运动与朱自清“新文学”思想的生成被引量:7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1年第11期1-20,共20页李浴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现代学术与现代文学的互动关系研究(1917-1937)”(批准号:21CZW040)的阶段性成果。
朱自清1929年在清华大学国文系开设“中国新文学研究”课程是“新文学”学院化初期最具标志意义的事件。因其讲义《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的传世,朱自清也被追认为“新文学”(“现代文学”)学科的“先驱者”。若回到其置身的“后五四”...
关键词:朱自清 新文学 整理国故 《现代生活的学术价值》 《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 
论鲁迅对“整理国故”的矛盾态度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8年第9期104-115,共12页周晓平 
广东省"十三五"规划项目(GD16TW0824);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14KYKT04)阶段性研究成果
"整理国故"成为了中国新文化发展史上一桩公案。赞同抑或质疑,引发了一场空前的论争。对于"整理国故",鲁迅更是有一个思想交锋的过程,其态度前后也出现新的变化,甚至俨然对立。在国故的整理中,鲁迅亲力亲为,凸显真知灼见,并作出了不少...
关键词:鲁迅 整理国故 理论与路径 继承与批判 
郭沫若“整理国故”的理论与经验被引量: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年第9期92-99,共8页周晓平 
"五四"新文学运动如火如荼之时,中国文化(文学)引发了一场"整理国故"的运动。郭沫若肩负起历史的责任与时代的使命,以主人翁的精神披挂上阵。对于"整理国故",他更为人性、辩证、科学地阐发了其理论方法和指导思想,并卓有成效地在一系列...
关键词:整理国故 郭沫若 失事求似 小心求证 
胡适对整理国故的反思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4期184-184,共1页英溪 
关键词:胡适 中国 现代文学 文学研究 社会责任 方法论 
“学衡派”与20年代的国学研究被引量: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3期145-160,共16页高恒文 
关键词:学衡派 叙述 处境 “五四”新文化运动 胡适 学术 中心 整理国故 年代 倡导 
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概论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6年第2期78-78,共1页 
本书试图对20世纪文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作出宏观性的考察和概括.本书第一编以“研究历史的鸟瞰”为题勾勒了建国前后及新时期新文学研究的面貌;第二编“历史结论的重估”分别讨论了整理国故、关于“自由人”“第三种人”性质、胡风文学...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史 “第三种人” 文学理论 浪漫主义文学 “自由人” 整理国故 新文学研究 研究历史 建国前后 历史和现状 
论胡适对中国文化出路的选择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1年第2期302-304,共3页郑大华 
文章指出,长期以来有人把胡适认作道地的“全盘西化派”,这与历史事实不完全相符。早在1917年胡适就认为中国人在文化上所面临的“真正问题”不是什么“全盘西化”,“而是怎样才能以最有效的方式吸收现代文化,使它能同我们的固有文化相...
关键词:全盘西化 真正问题 整理国故 社会主义道路 思想文化界 尊孔复古 Wester 认识根源 代那 时空环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