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极材料

作品数:6626被引量:10347H指数:3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吴锋胡国荣李新海彭忠东王志兴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中国科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无机化学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用于高性能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富1T-MoS_(2)纳米薄片的制备及性能
《无机化学学报》2025年第4期675-682,共8页樊鹏阳 樊姗 戴勤进 郑晓英 董伟 王梦雪 黄小潇 张永 
黑龙江省省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科研项目(No.1452091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2072191)资助。
通过一步水热法成功制备了一种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富1T相的MoS_(2)(1T'-MoS_(2))。表征结果与密度泛函理论(DFT)模拟计算表明,1T'-MoS_(2)的电导率明显高于2H-MoS_(2),并且含有丰富的硫缺陷。这有助于大幅提升离子扩散速率和电...
关键词:水系锌离子电池 1T-MoS_(2) 硫缺陷 正极材料 
基于废旧LiNi_(0.5)Co_(0.2)Mn_(0.3)O_(2)正极材料高效再生的高性能锂离子电池
《无机化学学报》2025年第4期625-638,共14页朱恒毅 居李赟 张浩月 杜嘉欣 谢予桐 宋力 靳亚超 张明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2201258);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No.BK20210650,BK20210651);江苏省高等院校自然科学基金(No.21KJB430003)资助。
开发了一种高效的连锁工艺,包括酸浸、共沉淀和热处理,用于再生废弃的LiNi_(0.5)Co_(0.2)Mn_(0.3)O_(2)(NCM523)材料。首先采用DL-酒石酸和甲酸作为浸出体系,Li、Ni、Co、Mn的浸出效率达到98%左右。然后将浸出液加入草酸溶液中进行共沉...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再生 浸出 共沉淀 热处理 
双金属掺杂多孔碳正极材料的合成与电化学性能
《无机化学学报》2025年第3期509-520,共12页曹翔宇 张嘉盈 丰赟 申林坤 张秀玲 闫娟枝 
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No.202103021223003);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No.20241387);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No.20241437)资助。
利用水热反应制备了葡萄糖缩聚物包覆铁氰化钴晶体的复合前驱体,经过碳化、酸刻蚀和硫负载,最终获得一种双金属(Co、Fe)及氮掺杂的多孔碳/硫复合材料(e-CF@NPC/S,其中CF表示CoFe合金,NPC表示氮掺杂的多孔碳)。进而通过改变形成核壳的原...
关键词:金属掺杂 锂硫电池 正极材料 复合材料 核壳结构 
钾、氯离子共掺杂纳米Li_(2)FeSiO_(4)/C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无机化学学报》2024年第9期1689-1696,共8页张庆堂 吴小雨 王征 王晓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1968016,21466020)资助。
利用K^(+)、Cl^(-)共掺杂来优化纳米Li_(2)Fe Si O_(4)/C正极材料的结构及电化学性能,通过固相反应制备了纳米Li_(2-x)K_(x )Fe Si O_(4-0.5x)Cl_(x)/C(x=0、0.01、0.02)正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硅酸亚铁锂 共掺杂 
偏铝酸锂/环化聚丙烯腈共包覆改性高镍层状正极材料的制备
《无机化学学报》2024年第8期1461-1473,共13页刘君珂 郑坤贵 孙雯静 白高杨 白国栋 尹祖伟 周尧 李君涛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课题(No.2022YFB25021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2279107,2230915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No.20720230039)资助。
构建表面无机-有机复合包覆层,用于改善高镍层状(NCM811)正极材料结构和界面不稳定问题。复合包覆层由纳米偏铝酸锂(LiAlO_(2),LAO)和环化聚丙烯腈(cPAN)构成。该复合包覆层中LAO是一种典型的锂离子导体,可提供Li^(+)迁移通道;PAN环化后...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高镍层状正极 复合包覆 界面稳定性 离子电导率 
Li_(1.2)Mn_(0.54)Ni_(0.13)Co_(0.13)O_(2)正极材料的Ga_(2)O_(3)包覆改性及电化学性能被引量:2
《无机化学学报》2024年第6期1105-1113,共9页刘新朋 赵刘洋 李泓漪 陈雅图 吴爱民 李爱魁 黄昊 
陕煤-秦岭基础科学研究五年行动计划资助。
首先采用共沉淀方法制备富锂锰基正极材料Li_(1.2)Mn_(0.54)Ni_(0.13)Co_(0.13)O_(2)原始样品(P-LRMO),然后通过简单的湿化学法以及低温煅烧方法对其进行不同含量Ga_(2)O_(3)原位包覆。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 Ga_(2)O_(3)包覆 电化学性能 
构建一维铜基配位聚合物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无机化学学报》2024年第4期657-668,共12页姜清艳 沙彦勇 陈晨 陈晓娟 刘文龙 黄浩 刘洪江 刘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1975034);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No.16KJA430005);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No.KYCX23_3114)资助。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一维(1D)羰基配位聚合物[Cu(BGPD)(DMA)(H2O)]·DMA(记为Cu-BD,H2BGPD=N,N’-双(甘氨酰)均苯四甲酸二酰亚胺,DMA=二甲基乙酰胺),并考察了其用作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Cu-BD正极在50 mA·...
关键词:Cu(Ⅱ) 配位聚合物 羰基化合物 锂离子电池 电极材料 
异质双碳源对LiMn_(0.8)Fe_(0.2)PO_(4)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无机化学学报》2024年第4期751-760,共10页李元超 黄卫峰 梁鹏超 赵子芳 邢保艳 闫东亮 杨理 王松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2309044);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计划(No.23HASTIT014);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科技攻关)(No.222102240001)资助。
采用水基流变相辅助的固相法,以异质碳蔗糖和石墨为碳源,合成了LiMn_(0.8)Fe_(0.2)PO_(4)/C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石墨加入方式对所制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对所制备的LiMn_(0.8)Fe_(0.2)PO_(4)/C复合材料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N_...
关键词:LiMn_(0.8)Fe_(0.2)PO_(4)/C 双碳源包覆 水基流变相 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固相燃烧法制备去顶角八面体LiZn_(0.08)Al_(0.01)Mn_(1.91)O_(4)正极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被引量:2
《无机化学学报》2023年第6期1042-1052,共11页王念 李萌 吉颖 向明武 郭昱娇 白红丽 刘晓芳 郭俊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1972282,U1602273)资助。
通过固相燃烧法快速合成了包含{111}、{100}和{110}晶面的单晶去顶角八面体形貌LiZn_(0.08)Al_(0.01)Mn_(1.91)O_(4)正极材料。结果表明,Zn-Al共掺促进了尖晶石型LiMn_(2)O_(4)材料的晶体发育和晶面择优生长,形成了单晶去顶角八面体形...
关键词:LiMn_(2)O_(4) Zn-Al共掺 正极材料 JAHN-TELLER效应 Mn溶解 去顶角八面体 固相燃烧法 
煅烧时间对正极材料LiNi_(0.80)Co_(0.15)Al_(0.05)O_(2)浓度梯度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无机化学学报》2023年第5期979-991,共13页黄玲 张成智 谭军 
季华实验室基金(No.X220161XS220,X200191TL200)资助。
将铝溶液按3种不同的流速连续注入,联合共沉淀结晶控制法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Ni_(0.80)Co_(0.15)Al_(0.05)(OH)_(2)前驱体,即内核为均相组成的Ni_(0.88)Co_(0.12)(OH)_(2),外壳为Ni、Co和Al含量呈连续变化的Ni_(0.72)Co_(0.18)Al_(0.10...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烧结 三元正极材料 核壳结构前驱体 共沉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