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掺杂

作品数:1744被引量:4530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周明杰王舜金辉乐黄剑锋曹丽云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金属二聚体和氮共掺杂石墨烯(Gra)M_(2)N_(6)-Gra(M=Cr-Cu)的NO_(2)吸附特性理论研究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25年第5期35-42,共8页张展博 余娇 魏亚茹 张轩 靳鑫 张子音 杨保成 张雷雷 
2023年黄河科技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3xscxcy047);河南省研究生教育改革与质量提升工程项目(YJS2022JD50);黄河科技学院博士科研启动项目(02032408)。
NO_(2)是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之一,设计和开发高效的气敏传感器对NO_(2)进行检测具有重要意义.本工作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对不同过渡金属原子形成的金属二聚体和氮共掺杂石墨烯(Gra)M_(2)N_(6)-Gra(M=Cr-Cu)...
关键词:M_(2)N_(6)-Gra NO_(2)吸附 密度泛函理论 
Si-Ga共掺杂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25年第3期159-165,共7页曾勇谋 刘莹 胡梦晗 王铁彬 于捷 曹宇 周晓龙 
梧州高新区梧州学院产学研项目(2020G11)。
为了研究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界面性能,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了Si和Ga原子掺杂金刚石/铜界面结构形成能、态密度、电荷密度.结果表明:形成能越低掺杂的界面结构越稳定,所以Si原子掺杂间隙2位置的金刚石(100)/铜(111)...
关键词:掺杂 界面性能 复合材料 第一性原理 
SnS_(0.5)Se_(0.5)@N/S/Se共掺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和电化学性能研究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25年第2期7-10,共4页孔凡军 葛依馨 陶石 卢晨 韩志达 余良浩 钱斌 
江苏省双创博士计划(JSSCBS20210743);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双金属硫族化合物的异质结构设计合成及其界面电荷转移特性研究”(23KJA430001)。
通过静电纺丝和退火工艺设计并合成了SnS_(0.5)Se_(0.5)纳米粒子偶联N/S/Se三掺杂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SnS_(0.5)Se_(0.5)@NSSe-C).SnS_(0.5)Se_(0.5)和NSSe-C的协同效应使得SnS_(0.5)Se_(0.5)@NSSe-C纳米纤维在高电流密度下具有高可逆...
关键词:SnS_(0.5)Se_(0.5) 静电纺丝 负极材料 钠离子电池 
Ca-Co(Zn)共掺杂对M型锶铁氧体性能影响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
《物理学报》2025年第6期232-242,共11页李昕语 侯育花 陈璇 黄有林 李伟 陶小马 
南昌航空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批准号:YC2023-002)资助的课题.
六角晶系磁铅石型(M型)锶铁氧体因其独特的磁性、介电性能和热稳定性,在永磁材料领域备受关注.但相比于稀土永磁Nd_(2)Fe_(14)B材料来说,M型锶铁氧体(SrFe_(12)O_(19))永磁材料的综合磁性能较低,这极大地限制了其使用范围.本文基于密度...
关键词:M型锶铁氧体 第一性原理计算 掺杂 磁性能 
共掺杂铱配合物作为蓝色和黄色发射体的高效白色有机发光二极管
《电子制作》2025年第5期106-110,共5页马磊娟 徐敬琳 李巧君 朱琦 
采用共掺杂的双(4、6-二氟苯基)吡啶-N,C2'吡啶甲酸铱(FIrpic)与双(2-(9、9-二乙基-9H芴-2-基)-1-苯基-1H-苯并咪唑-N,C3)铱(乙酰丙酮)((fbi)2Ir(acac))两种铱配合物,分别作为蓝光与黄光发射体,结合9-(4-叔丁基苯基)-3、6-双(三苯基硅基...
关键词:白色有机发光二极管 器件结构 激子能量 效率衰减 
Ga、N离子掺杂ZnO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生物化工》2025年第1期6-10,共5页李文志 邱艳妮 左靖靖 张静 王艳 
山西省科技合作交流专项项目(202204041101029);太原科技大学创新创业训练项目(DCX2024078)。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深入研究对ZnO进行单原子N掺杂、Ga-N相邻共掺杂以及非相邻共掺杂后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变化。计算结果表明,单原子N掺杂与Ga-N非相邻共掺杂ZnO都会在其能带中引入窄的深受主能级,导致空穴载流...
关键词:ZNO 第一性原理 共掺杂 p型化 
钠离子电池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的表界面修饰改性及其产气抑制效应
《无机化学学报》2025年第2期254-266,共13页朱晓天 黄方鼎 朱文昌 赵建庆 
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BK20221238)资助。
基于原子层沉积技术(ALD)制备TiO_(2)和Al_(2)O_(3)纳米层并结合高温热处理优化工艺,研究了异质氧化物双层表面包覆和晶格内双阳离子梯度掺杂的2种表界面修饰法对NaNi_(1/3)Fe_(1/3)Mn_(1/3)O_(2)(NFM)正极材料电化学储钠性能和热稳定...
关键词:NaNi_(1/3)Fe1/3Mn_(1/3)O_(2) 原子层沉积 TiO_(2)@Al_(2)O_(3)双层包覆 双阳离子共掺杂 原位产气机理 原位差分电化学质谱 
铁氮共掺杂生物炭的制备及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
《安徽化工》2025年第1期48-52,共5页魏振旗 王江涛 耿爱东 姜苗苗 张雨婷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220508008RC);吉林建筑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202310191035)。
生物炭(BC)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较强的吸附能力、丰富的孔径结构和官能团、较好的可调谐性,在环境修复领域中被广泛应用。铁/氮(Fe/N)共掺杂可以降低生物炭材料的吸附能垒,修饰表面电子结构,提高表面活性,有利于促进环境中污染物的去除...
关键词:生物炭 铁氮共掺杂 催化 吸附 环境修复 
氟、氮共掺杂石墨烯的制备及钠离子电池性能研究
《安徽化工》2025年第1期53-56,共4页官宏鑫 张子蒙 王慧晴 王迪 吴文倩 徐冬领 王贵志 
宿州学院2024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名称:“烯”望之旅,“钠”就出发——石墨烯基高性能钠离子电池的设计研发;宿州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21BSK011);产学研合作项目(2023xhx310);安徽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项目(2023AH0301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206145)。
为了获得高性能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以氧化石墨烯、尿素和氢氟酸为前驱体,通过简单的水热法合成了氟、氮共掺杂石墨烯(FN-GNS)电极材料。对得到的FN-GNS复合材料通过相应的结构以及形貌表征验证其结构。将其作为正极材料应用于钠离子电...
关键词:石墨烯 氟掺杂 氮掺杂 钠离子电池 电化学性能 
钴氮共掺杂废菌棒生物炭活化PMS去除水中加替沙星
《化工进展》2025年第2期1088-1099,共12页杨群 李红艳 张峰 毛立波 崔佳丽 董颖虹 郭紫瑞 
吕梁市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重点研发项目(2021RC-1-22);山西省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202203021221060);山西省研究生创新项目(2023SJ085)。
以农业废弃物废菌棒为原料,采用浸渍-煅烧法制备高性能的钴氮共掺杂废菌棒生物炭(Co-N@MSBC),对其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BET)、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分析,并用Co-N@MSBC活化过一硫酸盐(PMS)去除加替沙...
关键词:钴氮共掺杂废菌棒生物炭 高级氧化 加替沙星 过一硫酸盐 活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