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报告

作品数:1097被引量:570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李抒望村田忠禧梁炳猛陆轶之贾治邦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苏共的变化和几点看法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1990年第6期16-22,53,共8页王大成 
今年7月苏共二十八大经过激烈的争论,通过了《苏共中央向苏共二十八大提出的政治报告和党的任务》、苏共纲领性声明《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和《苏联共产党章程》等重要文件以及一系列决议。这些文件对苏共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
关键词:社会主义 苏维埃 共产党 国家政治 多党制 社会团体 戈尔巴乔夫 苏联宪法 人民代表大会 政治报告 
苏联、东欧国家在改革中进一步发挥工会的作用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1987年第3期60-62,共3页姜列青 
近年来,东欧多数国家和苏联,为了适应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进一步重视提高工会的地位,重视发挥工会代表和维护职工利益的职能。他们的一些认识和做法对我们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东欧国家 政治体制改革 苏联 社会主义条件下 独立自主 代表大会 社会主义国家 工会领导 政治报告 经济改革 
东欧国家对苏共二十七大的反应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1986年第6期80-82,共3页张多一 
东欧国家对苏共二十七大的反应,集中表现在二十七大所反映出来的苏联国内政策的新提法新动向,以及这次大会的改革创新精神。其潜在影响不容低估,值得引起重视。一、赞赏二十七大的批评精神和务实态度苏共二十七大一反过去历届代表大会...
关键词:东欧国家 正视现实 社会主义社会 代表大会 苏联 根本改革 领导人 共产党 政治报告 创造性 
论苏共二十七大的创新趋向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1986年第6期1-7,共7页刘克明 
苏共二十七大是战后苏共历史上一次有重要意义的会议。要求创新和革新,是达次会议的一个显著的趋向,它标志着苏联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本文主要就这种创新趋向在苏联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意义和前景谈几点看法,同大家讨论。(一) 反对僵...
关键词:戈尔巴乔夫 苏联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理论 经济体制改革 勃列日涅夫时期 发达社会主义 政治报告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政治体制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苏联社会主义人民自治浅析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1986年第6期8-12,20,共6页訾淑芳 杜艳钧 
自从安德罗波夫1983年在苏共中央六月全会上提出“要使苏联国家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自治发展”以来,社会主义人民自治理论在苏联受到了越来越大的重视。在苏共二十七大上,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报告,专门用一节篇幅阐述了现阶段在苏联全面实...
关键词:社会主义国家 苏联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民主 苏维埃 共产主义 发展社会主义 理论问题 参加管理 政治报告 社会组织 
谈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目标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1986年第4期9-14,8,共7页牛国弼 
戈尔巴乔夫执政一年来,在他多次讲话中,特别是在苏共二十七大的政治报告中,对国内问题,有“三个不满”和“三个提出”。第一是,对苏联经济长期不景气、经济增长率下降以及连续三个五年计划完不成任务,深为不满,提出了加速经济发展战略,...
关键词:戈尔巴乔夫 经济改革 劳动者 社会主义经济 改革目标 苏联 经济机制 政治报告 经济发展 国家管理 
苏联社会的痼疾及其治愈的可能性——管窥苏共二十七大之一斑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1986年第2期63-66,共4页李正乐 
苏联人民急切期待的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开完了。这次代表大会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重视,是因为它是在苏联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积累了一大堆问题急待解决的时刻召开的。长期的老人统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缓慢,在苏联的政治生活中造...
关键词:戈尔巴乔夫 苏联人 苏联共产党 代表大会 劳动者 社会生活 政治生活 政治报告 苏维埃 经济生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