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

作品数:4082被引量:33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树俊卞孝萱朱天曙周积寅任克兵更多>>
相关机构:泰州市委党校南京大学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艺术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商箫怡作品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25年第3期24-24,共1页商箫怡 
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重点项目《产业需求为导向的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践》,项目编号:A231366001;第三批天津一流本科建设课程《室内外陈设与艺术品创作》,项目编号:YLKC202401。
作品类型:立体刺绣与综合材料。该作品创作灵感来源于郑板桥(清1693-1766)的竹石系列绘画作品,以珠绣、点翠、烧箔等传统非遗技法,运用刺绣辅料、孔雀羽与铜箔等综合材料完成。
关键词:立体刺绣 综合材料 郑板桥 竹石系列绘画作品 刺绣辅料 孔雀羽 作品类型 非遗技法 
郑板桥书画作品分析
《美术教育研究》2025年第6期31-34,共4页孙翔 
郑板桥在清代艺术领域占据重要的位置,他在诗、书、画方面取得的成就非同一般。他于画竹方面构建起独特的“画竹三段论”。此理论阐释了客观事物、主观意象与艺术创作三者之间的关联,展现了在艺术创作的三个过程中,客观事物、主观意象...
关键词:眼前竹 胸中竹 手中竹 六分半书 
画意诗情 入古出新
《中国收藏》2025年第1期100-101,共2页罗成 
董政武先生以笔墨为载体,泛舟于书画文化的古今长河中,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为书画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架起桥梁。他不仅书画功底深厚,还创新了太极金刚体书法,行笔似太极,结体为行草,既雄浑大气厚重,又不失草书的连绵灵动。在中国画修养与...
关键词:书画艺术 结体 临习 画竹 山水画 郑板桥 中国画 画意诗情 
郑板桥的“六分半书”
《山西老年》2024年第12期51-51,共1页江舟 
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中最为人所津津乐道者。他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而又以书法最为人所称道。秦祖永的《桐阴论画》将郑板桥的画归入“能品”,但认为他的书法“一字一笔,兼众妙之长”。谢诚钧的《瞶瞶斋书画记》则称他的书法“无古无...
关键词:书画记 郑板桥 论画 扬州八怪 自成一格 六分半书 秦祖永 书法 
生活在别处
《创作评谭》2024年第5期27-27,共1页苏米 
导语:作为一名书画艺术家,要获得世人的广泛认可,其自身必须具备高超艺术水平固然是第一位的,然而其所处的人文环境以及重要人物的大力宣扬也必不可少。石涛从当年“名不出扬州”(郑板桥语)到后来“石涛热”的形成,与李瑞清、曾熙、张...
关键词:书画艺术家 生活在别处 陈师曾 张大千 大城市 郑板桥 江西籍 外省籍 
从“画竹三段论”谈艺术与自然的关系被引量:1
《艺术广角》2024年第5期68-73,共6页李林 徐溪泽 
在郑板桥的“画竹三段论”里,“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可分别与艺术家对自然的观察辨识、冥想归纳、创造实践相对应,此三阶段揭示了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家与自然的互动机制及其对艺术作品的最终影响。可以说,艺术家的创作...
关键词:画竹三段论 艺术创作 自然 郑板桥 
论郑板桥“画竹三段论”及其对艺术创作的启示
《艺术科技》2024年第20期70-72,113,共4页呼雯 
突破时空束缚、追求永恒之美是艺术审美的核心使命。郑板桥一生创作竹画,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提炼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艺术创作三段论,反映了创作审美的三层境界,值得深入研究探讨。文章首先解析“画竹三段论”的内涵:从...
关键词:郑板桥 “画竹三段论” 艺术创作 启示 
胸无成竹 贵在创造——浅议郑板桥书画艺术
《收藏》2024年第10期72-74,共3页曹蓓 
郑板桥(1693—1766),江苏兴化人,我国清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的杰出代表,享誉海内外。他出身于书香门第,康熙末年中秀才,雍正十年(1732)中举人,乾隆元年(1736)中进士,50岁起先后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计12年,晚年罢官卖...
关键词:胸无成竹 郑板桥书画 江苏兴化 扬州八怪 卖画 精神财富 
从“渊源”到“创造”的新视野——读《齐白石与清代艺术圈》
《中国书画》2024年第10期134-134,共1页石放 
由朱天曙教授和吴倩共著的《齐白石与清代艺术圈》一书近日由三联书店出版。本书围绕中国近现代杰出艺术家齐白石的艺术生涯及其与清代艺术圈的关系展开详细讨论,通过分析齐白石对八大山人、石涛、金农、郑板桥、李、吴昌硕等清代艺术...
关键词:书画篆刻 八大山人 艺术面貌 吴昌硕 艺术才能 齐白石 三联书店 郑板桥 
听竹
《丝路百科》2024年第9期58-58,共1页杨邦杰(文/图) 
数千年的农耕文明,竹是中国人的生活,也是民族的文化。文人雅士爱竹林。魏晋有竹林七贤,常聚竹林之中,饮酒论道、抚琴放歌。唐代王维爱竹林,有诗一首: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郑板桥听到的不是竹林里文人雅士的...
关键词:民间疾苦 郑板桥 文人雅士 竹林七贤 农耕文明 萧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