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责任分配

作品数:440被引量:1339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陈刚胡东海胡忠惠袁中华胡学军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法制与社会(旬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证明责任分配在解决民间借贷纠纷中的运用研究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9年第25期76-78,共3页王永芬 王伯军 
民间借贷作为一种自发性、互助性融资行为在经济社会较为发达的地区尤为普遍。如今,随着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发展过程,民间借贷正经历从特定主体向任意主体的转变。我国的江浙沪等地区,已逐渐出现半职业甚至职业的贷款人。这样往...
关键词:民间借贷 事实认定 证明责任 
浅析反垄断公益诉讼的证明责任分配问题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8年第22期90-91,共2页李方华 
《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标志着公益诉讼将成为我国重要的司法救济渠道,然而反垄断领域的公益诉讼救济却仍是立法空白。本文试图从现有证明责任分配制度下的反垄断民事案件存在的问题,结合域外反垄断公益诉讼证明责任的相关经验...
关键词:反垄断 公益诉讼 证明责任分配 
强奸罪中的证明责任分配问题探究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7年第27期210-211,共2页薛思雅 
本文从强奸罪特殊性入手,通过分析其构成要件,尤其是通过对被害人同意问题的辨析,探索在刑事诉讼中全新的证明责任分配方式,以求通过控辩双方承担不同的举证责任,让强奸罪的刑事诉讼更加符合保障人权和惩罚犯罪的要求。
关键词:强奸罪 举证责任 被害人同意 控辩双方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证明责任分配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7年第18期125-126,共2页孟楠 
近几年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甚至已经影响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给每一个公民的切身利益都带来了影响,关注并解决环境问题异常紧迫。因此,本文认为研究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证明责任分配问题,并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来确保受害人和人民群众的合法...
关键词: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证明责任 责任分配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证明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7年第8期254-256,共3页郭林婧 
"两高"2017年新颁的《关于适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没收程序若干问题的规定》对于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证明对象、证明责任分配以及证明标准等方面,仍然存在模糊不清或有待完善的问题。在证明对象方面,应当证明犯罪...
关键词:违法所得 证明对象 证明责任分配 证明标准 
刍议医疗侵权证明责任分配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6年第16期278-279,共2页邱祥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群众路线司法方式的批判性重构--以法规范论为视角"(GD14YFX02)阶段性成果
我国民事立法在医疗侵权证明责任分配制度设计上经历了数次"范式"革新,每一次"范式"的革新都是在既有医疗纠纷矛盾强烈地推动下"倒逼"前进。然而,这种数次革新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医患关系的紧张局面,反而"辱医"、"袭医"、"杀医"的事件愈...
关键词:医疗侵权 证明责任倒置 证明责任分配制度 
正视与反思:证明责任分配中自由裁量权的失范与规制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4年第32期24-25,共2页龚小兰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明确了"谁主张,谁举证"的证明责任的一般原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七条则赋予法官在无法律、司法解释的具体规定下,允许法官自由裁量证明责任的分配。由于立法之法无法穷...
关键词:证明责任 分配 自由裁量权 
论不当得利的证明责任分配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4年第19期22-23,共2页王秀淼 
我国现行的法律没有对不当得利的证明责任分配做出明确的规定,不当得利证明责任分配的主要争议点在于"有无合法根据"这一要件的证明责任应该由谁承担。本文根据不同类型的不当得利的发生原因及其特点,结合证明责任的一般原则、举证的难...
关键词:给付型不当得利 非给付型不当得利 证明责任分配 
环境污染侵权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分配被引量:2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年第24期119-120,共2页高可 张悦 
环境污染侵权不同于一般的民事侵权,具有其特殊性,因此,在案件的证明责任分配过程中也就不能照搬一般的分配原则。原告应承担对损害行为、损害后果已经对两者之间存在一般的因果关系承担证明责任,被告应对因果关系以及免责事由承担证明...
关键词:环境污染侵权 证明责任 证明责任分配 因果关系 
审查起诉阶段非法证据排除制度的构建和完善被引量:2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年第19期40-41,共2页陆煜颖 
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确定检查机关为非法证据排除的法定主体之一。根据法条规定,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的多个环节均有排除非法证据的职责和机会,比较而言,将审查起诉阶段确立为检察机关排除非法证据的主要环节,更为可行。非法证据排除制度...
关键词:审查起诉阶段 非法证据 排除程序 证明责任分配 配套制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