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坏死症

作品数:10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胡薛英周诗其郭定宗李家奎蒙晶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兽医防疫检疫站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绵阳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今日畜牧兽医(奶牛)》《四川畜牧兽医》《畜牧兽医科技信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妊娠母羊脂肪坏死症的诊断及病因分析
《四川畜牧兽医》2024年第10期54-55,共2页汪代华 马祖桂 
1临床症状,病羊为成年波尔山羊母羊,处于妊娠后期,食欲不振,反刍减弱,排软便,粪便带黏液;眼结膜苍白,轻微黄染;消瘦,精神萎靡,四肢无力;体温、脉搏和呼吸基本正常。病羊采用常规抗菌消炎药物治疗无效。发病羊场的羊一直圈养,羊场有室外...
关键词:妊娠母羊 青绿饲料 脂肪组织 眼结膜 波尔山羊 妊娠后期 临床症状 病因分析 
育成牛几种易发病的诊断被引量:1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9年第4期91-91,共1页孙延安 
牛皮肤真菌病、肝脓肿、瘤胃角化不全、脂肪坏死症是常见的育成牛易发病,现将这几种病的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要点报告如下,供参考。1临床症状1.1牛皮肤真菌病常发部位为头部、颈部、躯干部和四肢由于发病皮肤表面出现圆形红斑并伴有脱...
关键词:实验室诊断 育成牛 易发病 皮肤真菌病 脂肪坏死症 临床诊断 临床症状 皮肤表面 
脂肪坏死症奶牛一例
《今日畜牧兽医(奶牛)》2010年第4期66-66,共1页吕学梅 张劲松 
脂肪坏死症又称腹脂肪坏死或脂肪瘤,是指牛腹腔内沉积脂肪的脏器如结肠盘、腹膜、大网膜、肠系膜、直肠及肾脏周围等,由于代谢障碍使其脂肪变性、坏死并形成肿瘤状硬块,挤压造成压迫性肠狭窄,从而导致病牛发生食欲减退、消化紊乱、...
关键词:脂肪坏死症 奶牛 代谢性疾病 代谢障碍 食欲减退 典型病例 腹脂肪 肠系膜 
奶牛脂肪坏死症(腹脂肪坏死)
《致富之友》2005年第12期43-43,共1页
本病是由于坏死的脂肪组织硬块,在肥胖的成年奶牛(或育肥牛)的肾、胰脏边缘、大网膜、肠系膜、肠壁等腹腔脏器内沉积,常压迫肠管引起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排粪困难等慢性消化障碍,继而消瘦、生产性能低劣、被迫淘汰或死亡。
关键词:奶牛 脂肪坏死症 病因分析 症状表现 诊断方法 病理诊断 防治方法 
奶山羊脂肪坏死症诊断1例
《畜牧与兽医》2002年第5期24-25,共2页李家奎 胡薛英 栗绍文 周诗其 郭定宗 
脂肪坏死症是以腹腔内脂肪,特别是结肠襻、腹膜、大网膜、肠系膜、直肠和肾脏周围等的脂肪发生变性、坏死,形成坚硬的脂肪块.压迫肠管,导致排便困难和消化机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致死性疾病.由于坏死的脂肪呈瘤样,也曾称之为脂瘤症.本病...
关键词:奶山羊 脂肪坏死症 诊断 羊疾病 
奶牛脂肪坏死症一例
《黑龙江畜牧兽医》2001年第7期32-32,共1页李桂荣 张晋举 徐祥舜 
关键词:奶牛 脂肪坏死症 症状 病理剖检 治疗 
新生儿皮下脂肪坏死症2例报告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第2期213-214,共2页蒙晶 
关键词:新生儿 皮小脂肪坏死症 皮肤病 
家畜脂肪坏死症的发生与防治
《广西农业科学》1998年第3期149-151,共3页陆立权 
脂肪坏死可发生于人、家畜和野生动物,家畜中常见于猪、牛和羊。以前认为本病是脂肪瘤,近年来研究证实,其不是肿瘤,而是脂肪组织的一种分解、变性、坏死现象,故称脂肪坏死症。1发病情况张英勋(1984)、谢长华(1985)报...
关键词:家畜 脂肪坏死症 症状 病变 发生机理 防治 
奶牛脂肪坏死症病理学观察与坏死脂肪的脂肪酸分析
《中国兽医杂志》1996年第6期37-37,共1页刘深延 徐希军 刘欣南 刘景智 郭全胜 
奶牛的脂肪坏死症在国外早有报道(Ri-belim,W.E.,1960),过去多被称为脂肪瘤症(Lipomatosis),但其本质并非肿瘤,而是由于脂肪代谢障碍所引起的脂肪坏死以及随之而产生的反应性间质性炎症,因此称为脂肪坏死症(Fat necrosis)。至于发病原因...
关键词:牛病 乳牛 脂肪坏死症 病理学 坏死脂肪 脂肪酸 
牛脂肪坏死症
《国外兽医学(畜禽疾病)》1989年第2期13-15,共3页元井段子 王树林 
牛脂肪坏死症以日本黑母牛多发,其特征是腹腔内脂肪,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肾周围的脂肪发生变性坏死,形成坚固的肿块,压迫肠管及妊娠子宫,导致肠腔及子宫狭窄,进而引起消化道疾病和流产。近年来发现,本病不仅母牛发生,而且同种公牛亦有发...
关键词: 脂肪坏死症 脂质代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