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故意

作品数:249被引量:318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杜宇孟庆华丁学文王雨田杨凯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四川省犯罪防控研究中心科研项目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法制与社会(旬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对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之间的第三种状态的思考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5年第9期260-261,共2页常盼 
我国刑法将犯罪故意分为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与大陆法系的故意相比,我国刑法的故意是否包含了所有的故意状态?"明知必然发生而容许发生"是指明知道自身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虽不希望此结果发生,却希望实施引起此结果的行为来实现...
关键词:直接故意 间接故意 必然性 可能性 容许 
浅析寻衅滋事罪的司法认定——以潘某毫、潘某寿寻衅滋事案为例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年第31期75-76,共2页李英仔 蔡景诗 
寻衅滋事罪的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行为人一般必须是出于取乐、耍威风寻求精神刺激等流氓动机才能构成本罪。本文通过对一个具体案例的分析,浅析了寻衅滋事罪的司法认定。
关键词:寻衅滋事罪 直接故意 司法认定 
浅析交通肇事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定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年第35期67-68,共2页李红钊 宋国华 
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后,要客观分析肇事者的主观心态。如果对危害不特定多数人及财产的主观心态为过失则构成交通肇事罪,为间接故意则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没有认识到会发生社会危害结果或者认识到发生的可能性比较小而实施其行...
关键词:交通肇事罪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直接故意 间接故意 
浅谈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分——以一起故意杀人案的分析为视角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年第15期294-294,共1页王军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了"故意杀人罪"的量刑,具体刑罚为"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由此可见故意杀人罪的量刑是较重的,在刑法理论上,通过对犯罪...
关键词:故意杀人罪 直接故意 间接故意 
间接故意范畴的厘定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年第15期295-295,共1页赵君 
间接故意是罪过形式中最难界定的一种,其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均存在争议。本文指出在我国刑法语境下,应当以《刑法》第14条为根据,通过间接故意与直接故意、过于自信的过失两种易与之含混的罪过形式进行界分,正确厘定间接故意的范畴。
关键词:间接故意 范畴 直接故意 
受贿罪主观方面构成要件的研究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年第27期43-43,57,共2页杨治 
受贿罪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在受贿罪的构成要件中,其主观要件一直是一个受到忽视的方面,本文就受贿罪主观方面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受贿罪 直接故意 主观方面 受贿 
“明知必然发生而放任发生”的罪过认定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年第16期84-85,共2页刘夏 王园 
在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行为人进而实施该行为的情况下,其主观心态究竟应当归属于直接故意还是间接故意,理论界存在截然对立的观点。该问题的探讨,对于深化故意的理论研究、指导司法实践,都具有重大价值。本文对直接...
关键词:直接故意 间接故意 放任 
浅析对动辄行凶捅刀子事件的定性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年第8期88-89,共2页李娟 
近年来,突发性犯罪不断出现,从已发生的突发性犯罪来看,突发性伤害犯罪是其中特殊又常见的一种犯罪类型,且最具典型代表的便是动辄行凶捅刀子,常会造成受害人伤害或死亡的结果。这种行为的定性关键取决于行为人对受害人伤害、死亡结果...
关键词:突发性犯罪 伤害犯罪 直接故意 间接故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