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系统

作品数:434被引量:5436H指数:3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邵明安黄明斌朱永官陈冠雄陈英旭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环境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鄱阳湖典型湿地土壤-植物系统重金属沿湖向富集及迁移转换特征分析被引量:6
《环境科学》2023年第2期781-795,共15页曾欢 张华 丁明军 王鹏 黄高翔 彭翔 秦瑗 杨越 邹天娥 徐欢 黄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6010185);江西省师范大学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PK2019003)。
特殊的水文节律导致鄱阳湖形成面积较大的周期性环湖消落带,大量的营养物质和污染物极易在消落带中发生沉积,选择鄱阳湖典型河口型消落带,沿湖向按照不同植被类型设置采样断面,采集土壤-沉积物和优势植物样品(不同组织),分析不同时空下...
关键词:鄱阳湖 消落带 季节性淹水带 土壤/沉积物-植物系统 重金属 迁移转换 
土壤-植物系统中铬的环境行为及其毒性评价被引量:40
《环境科学》2009年第11期3432-3440,共9页戴宇 杨重法 郑袁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117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1-YW-06-03)
由于铬及其化合物的使用和含铬废弃物的大量排放,空气、土壤、水和食品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铬污染.对于铬污染,尤其是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土壤系统铬污染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热点.其中铬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备受...
关键词: 土壤-植物系统 迁移转化 毒性 生态风险 
生物质炭输入对污泥施用土壤-植物系统中多环芳烃迁移的影响被引量:25
《环境科学》2009年第8期2419-2424,共6页花莉 陈英旭 吴伟祥 马宏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32004);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7E114);陕西科技大学科研启动基金项目(BJ09-10)
利用温室盆栽黑麦草实验,研究了生物质炭输入对污泥施用土壤性质、植物生长及土壤-植物系统中多环芳烃迁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含炭堆肥污泥更有利于改善土壤的缓冲性能及增加土壤养分含量,与普通堆肥污泥处理相比,施用含炭堆肥污...
关键词:生物质炭 污泥 黑麦草 多环芳烃 
磷对铅、锌和镉在土壤固相-液相-植物系统中迁移转化的影响被引量:33
《环境科学》2008年第11期3225-3229,共5页王碧玲 谢正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711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432004)
在盆栽条件下,以磷酸二氢钾作为磷(P)添加剂,以空心菜为指示植物,借助模型Visual MINTEQ研究了P对污染土壤中铅(Pb)、锌(Zn)和镉(Cd)在土壤固相-液相之间以及土壤-根系-地上部的迁移累积的影响.实验设了6个P剂量水平:0(CK)、...
关键词:重金属  修复 土壤-植物系统 界面迁移 
铅锌矿区土壤-植物系统中植物吸收铅的研究被引量:33
《环境科学》2008年第1期196-201,共6页李永华 杨林生 姬艳芳 孙宏飞 李海蓉 王五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1008);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KZCX3-SW-437);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三期知识创新工程项目
基于野外现场系统采样,结合室内全量、形态含量检测技术,分析了湘西铅锌矿区几类粮食中铅等元素的质量状况以及水稻植株中铅的吸收和分配.结果表明,湘西铅锌矿区粮食中存在高铅污染风险,与对照相比,矿区稻米、玉米、黄豆等粮食中铅的平...
关键词: 重金属 土壤-植物系统 采矿活动 铅锌矿区 
稀土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分馏效应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1
《环境科学》2002年第6期74-78,共5页顾雪元 王晓蓉 顾志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2 9890 2 80 1)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BK990 34)
以稀土背景较高的红壤为供试土壤 ,采用小麦盆栽实验 ,研究了稀土元素在土壤 小麦系统中的分馏模式 ,考察了外源稀土浓度、腐殖酸浓度和土壤酸度对稀土分馏模式的影响 .结果发现 ,红壤中稀土的分馏模式与我国土壤的稀土分馏模式基本一...
关键词:稀土 土壤 植物 分馏效应 影响因素 微量元素肥料 环境土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