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吐药(中药)

作品数:88被引量:4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廖家桢谷银强韩红伟张德英王艳春更多>>
相关机构: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白城中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社区医学杂志》《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山东医药》《四川中医》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陕西中医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从痰辨治中医脑病验案举隅被引量:1
《陕西中医》2008年第10期1406-,共1页王艳春 郭补林 郭琴 屈晓东 
关键词:中医脑病 痰浊 头痛 枳实 半夏 竹茹 头疼 疼痛 止吐药(中药) 辨证论治 辨治 痰热扰心 
从饮论治眩晕
《陕西中医》2008年第7期932-933,共2页胡文健 
关键词:论治 半夏 白术 桂枝 止吐药(中药) 于术 补气药 桂尖 辛温解表药 泽泻汤 旋转性 五味子 祛湿利水剂 苓桂术甘汤 安神药 磁石 《金匮要略方论》 《金匮要略》 病理因素 五苓散 肝病辨证 肝阳上亢 
繁木泻土法治疗老年性痴呆60例被引量:3
《陕西中医》2008年第6期706-707,共2页张德英 韩红伟 谷银强 
关键词:老年性痴呆 中医学 竹茹 瓜蒌 苏子 中国医药学 止吐药(中药) 栝楼 生麦芽 
方名释义
《陕西中医》1984年第4期41-41,共1页洪文旭 苏礼 
十枣汤(《伤寒论》) 本方由芫花、甘遂、大戟三药为末,用大枣煎汤冲服。用于悬饮,胁下有水气,以致咳唾胸胁引痛、心下痞硬、干呕短气,头痛目眩,或胸背掣痛不得息,舌苔滑,脉沉弦者;也常用于水肿腹胀之实证。有攻逐水饮之功。本方中用三...
关键词:方名 七气汤 《和剂局方》 七情郁结 药物组成 湿热下注 陈久 三仁汤 祛湿利水剂 湿温 湿瘟 早莲草 二妙散 半夏 止吐药(中药) 陈皮 八正散 下焦湿热 
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胃脘痛的体会
《陕西中医》1984年第1期23-24,共2页李同新 
六君子汤源于《医学正传》,由四君子汤加陈皮、半夏组成。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化痰、和胃消痞、降逆止呕作用。笔者应用本方加减治疗脾胃虚弱所致的胃脘痛,取得满意疗效。一、脾胃虚弱,肝郁胀痛证见胃脘胀痛,引及两胁,嗳气泛酸,食少纳差...
关键词:六君子汤 陈皮 半夏 甘草 白术 党参 补气剂 止吐药(中药) 补气药 于术 苍术属 加减治疗 脾胃虚弱 前胃弛缓 
真武汤加昧治疗眩晕验案二则
《陕西中医》1984年第1期26-26,共1页王侃 
例1 陈××,女,56岁,农民。1979年8月12日初诊。患者头目眩晕半年余,加重20余天,伴有神疲健忘、气怯耳鸣、腰膝酸楚、微寒肢冷、少食懒言、咳嗽喘促。并述其平素有高血压疾患及咳喘之症,常以西医降压、止咳等药维持,一旦停服,血压即将回...
关键词:真武汤 先煎 白术 白芍 生姜 血压 毫米汞柱 半夏 升麻 祛寒剂 于术 补气药 补血药 止吐药(中药) 辛凉解表药 头目眩晕 鹿角胶 温补脾肾 浊阴 炮附片 脏腑兼病 脾肾阳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