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人死亡

作品数:1685被引量:893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陈洪兵侯国云刘艳红杜宇蒋小燕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国家留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检察官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过失致人死亡案件主观要件的审查
《中国检察官》2024年第18期33-35,共3页程刚 沈爱国 
实践中对于过失致人死亡案件往往重点考察因果关系、行为人身份职责等客观要件要素,而对于主观过失方面则想当然地推定,以致结论相左,影响办案质效。审查行为人是否存在主观过失是确定该类案件罪与非罪的关键,我们应以行为人的“预见可...
关键词:过失致人死亡 预见可能性 注意能力 注意义务 
办理涉未成年被害人死刑抗诉案件的要点与启示
《中国检察官》2023年第18期3-5,共3页王小兰 李春瑾 
检察机关在办案中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优先保护,对于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手段残忍、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的,应当依法从严惩处。胁迫未成年人实施毒品犯罪、参加恶势力犯罪集团,采用暴力手段殴打致该未成年人死亡的,属于“罪行极其严重...
关键词:二审抗诉 死刑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 未成年人 赔偿谅解协议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区分标准体系的构建被引量:1
《中国检察官》2023年第7期35-39,共5页戴晓宁 马骏 
当前,司法实践对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分采取判断关键要素并整体认定的方法,平面的、不区分体系位置的判断方法具有笼统概括的提示意义,没有准确区分的工具意义。应当明确各个判断要素的体系位置,建立从客观到主观、从...
关键词: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 故意杀人罪 区分标准 推定 
死刑抗诉案件办理实践及思考——以王某某等人故意伤害、贩卖毒品、强迫他人吸毒容留他人吸毒二审抗诉案为例
《中国检察官》2022年第20期13-16,共4页王小兰 李春瑾 
检察机关办理死刑抗诉案件,要通过精准抗诉加强对审判工作中自由裁量权行使的监督。对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案件,通过抗诉方式,明确利用未成年人实施毒品犯罪并残害未成年人致死的,应当认定为“罪行极其严重”的死刑适用标准,明确赔偿谅解...
关键词:二审抗诉 死刑立即执行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 未成年人保护 赔偿谅解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行为认定
《中国检察官》2020年第14期77-78,共2页李晓姝 
一、基本案情 谭某与罗某于2017年年初通过微信相识,于同年11月1日按当地风俗举办婚礼,并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 2018年8月8日13时许,罗某与谭某因琐事发生争吵,谭某愤怒之下将自己手机砸烂.罗某见状,觉得无法忍受与谭某继续生活,遂回房...
关键词:编织袋 当地风俗 室内楼梯 打火机 致人死亡 
过失致人死亡案中被害人存在过错如何定性
《中国检察官》2019年第14期77-77,共1页李子枫 
[案情]被告人黄某某到闫某某家伐树。为了让该棵树往北倒,被告人黄某某在这棵杨树上绑上一根绳子,把绳子另一头交给被害人闰某某帮忙向北拽树。闫某某答应后,被告人黄某某叮嘱闫某某树歪了就跑,往东侧光溜的地方跑。被告人黄某某开始锯...
关键词:过失致人死亡案 被害人 人存在 过错 被告人 内脏器官 接触面积 绳子 
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准确认定被引量:2
《中国检察官》2019年第8期65-67,共3页石魏 徐芳 
行为人只有在具备注意能力的前提下违反注意义务,并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方需承担过失犯的刑事责任。另外,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与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的界分要结合注意义务的主、客观标准及行为人违反的是结果避免义务还是结果预见义务而定。
关键词:注意能力 注意义务 过失犯 
案名:全国首例高速路违法停车致人死亡案 主题:连环交通事故中因果关系的确定
《中国检察官》2019年第2期65-68,共4页苏云 魏再金 
连环交通事故的发生具有众多原因,在确定追诉范围时要明确哪些原因与结果之间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我国刑法不认同共同过失犯罪,不能在确定其中一个犯罪之后通过共犯理论来处理其余交通事故中参与人,需要逐一确定各参与人的行为与事...
关键词:连环交通事故 因果关系 过失 警示标志 
防卫行为致人死亡的定性分析
《中国检察官》2018年第24期51-53,共3页单成林 
一、基本案情2017年8月12日13时许,被告人刘某某从水电工张某某处得知本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美林湖别墅区的电线被盗,遂赶至美林湖别墅区4幢负二层地下室,见张某某手提棕色双肩包,包内有被盗电线,被告人刘某某便寻找盗窃电线之人。在被...
关键词:致人死亡 被告人 故意伤害罪 不法侵害行为 被害人 防卫行为 
关于殴打体质特异人死亡案件的定罪反思被引量:1
《中国检察官》2018年第16期27-30,共4页王旭升 
目前学界和实务界关于殴打体质特异人死亡案件的罪名适用主要有故意伤害(致死)罪、过失致人死亡罪和无罪三种观点。在殴打体质特异人死亡案件中,过失致人死亡罪的适用是有失偏颇的。在刑法分则具体规定的微观层面上,这一罪名的适用回避...
关键词:体质特异人 故意伤害罪 过失致人死亡罪 罪刑法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