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

作品数:10041被引量:24034H指数:4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曾科学庄礼兴宋丰军盛国滨王鹏琴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经验探讨
《中国民间疗法》2025年第7期8-11,共4页季武 王震 
第13批“115”产业创新团队(皖人才办〔2020〕4号);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1704a0802169)。
吞咽障碍为中风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文探讨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思路,认为该病病因为外风侵袭或肾精亏耗,核心病机为脑窍失用,神气迷蒙,气血不足,气血失运,导致舌体经脉渐痿、吞咽障碍。针刺治疗中风后...
关键词:针刺 中风后吞咽障碍 项丛刺法 
张庆萍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经验探析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5年第3期651-655,共5页梅岚 高晨辉 郑紧紧 李博 张明 张庆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8157151194);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国中医药办人教函〔2021〕272号)。
介绍张庆萍教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经验。张庆萍教授认为,阳气虚衰,经筋失养是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主要病机,治疗时从筋论治,重视阴经取穴及治疗顺序,擅于应用浅刺及合谷刺法,强调把握时机,身心同治,临床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取...
关键词:中风后痉挛性瘫痪 经筋 浅刺 合谷刺 名医经验 张庆萍 
基于“辨经论治”探析中风后吞咽障碍的针刺治疗撷要
《中医临床研究》2024年第31期74-78,共5页凌美娟 程红亮 张宜廷 叶宇 
安徽省临床医学研究转化专项项目(202304295107020123)。
吞咽障碍是中风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吞咽乏力、饮水呛咳、舌强语謇等,常对中风患者机体功能康复产生严重影响。目前,针刺疗法已被证实可有效治疗本病,但治疗方案多以局部取穴为主,尚未形成统一、标准的针刺方案,不利于临床推...
关键词:辨经论治 中风后吞咽障碍 针刺 经络学说 
针刺脾经组穴对中风后吞咽障碍康复治疗促进作用观察
《中医药临床杂志》2024年第11期2215-2219,共5页苏星星 汪庆庆 叶宇 赵建军 张菊红 程红亮 
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202304295107020123);安徽省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协同攻关项目(皖中医药发展秘[2021]70号);2021年度校级临床项目(2021efylc14)。
目的:观察针刺脾经组穴(太白、商丘)对中风后吞咽障(Dysphagia after stroke,DAS)康复治疗疗效的促进作用。方法:将60例DAS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针刺治疗及吞咽康复训练,试验组结合针刺脾经组穴(太白、商丘...
关键词:脾经组穴 中风 吞咽障碍 
阴阳平衡针刺法联合手法淋巴引流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者下肢肿胀的临床疗效观察
《四川中医》2024年第10期199-202,共4页赵彬 郜亚子 吴其昊 
目的:观察阴阳平衡针刺法联合手法淋巴引流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者下肢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2月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太和中医院收治的中风后偏瘫伴有下肢肿胀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40例和手法组40例。两...
关键词:阴阳平衡针刺法 手法淋巴引流 中风 偏瘫 下肢肿胀 
蔡圣朝运用经脏辨证治疗中风后运动功能障碍经验
《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第18期33-36,共4页曹云燕 郑燕青 蔡圣朝 
安徽省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周氏梅花针灸流派工作室(皖中医药发展秘〔2021〕30号);安徽省医疗卫生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皖卫函〔2021〕273号)。
蔡圣朝教授认为中风患者发生运动功能障碍为本虚标实之证,中风早期阳明失调,脑神失充,肌肉痿痹失用而发为弛缓性偏瘫,此期脏腑辨证在胃与大肠,选取阳明经穴位;中风恢复期肝肾不足,筋脉失养,出现筋挛状态,此期脏腑辨证在肝,选取厥阴经穴...
关键词:中风 偏枯 偏风 经脏辨证 痿病 筋病 痉病 运动功能障碍 巨刺法 蔡圣朝 
针刺夹脊穴联合通督调神针刺治疗中风后平衡障碍临床研究
《陕西中医》2024年第9期1262-1265,共4页罗春梅 李佩芳 刘霞 王涛 浦芳 刘睿 
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604A0802086);安徽省临床医学研究转化专项课题(202304295107020113);安徽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对象项目[中医药发展秘(2018)23号];李佩芳安徽省名中医工作室建设项目[皖卫中药发(2019)8号];安徽省第十三批“115”产业创新团队“针药结合防治脑病产业创新团队”项目[皖人才办(2020)4号]。
目的:观察针刺夹脊穴联合通督调神针刺治疗中风后平衡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中风后平衡功能障碍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共67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常规治疗加通督调神针刺)和试验组(3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针刺夹脊...
关键词:中风 平衡障碍 夹脊穴 通督调神 针刺 同型半胱氨酸 D-二聚体 超敏C反应蛋白 BARTHEL指数 
探讨中药熏洗应用于中风后偏瘫患者对其肢体功能的改善效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4年第8期116-119,共4页王霞 
本文旨在研究中药熏洗治疗中风后偏瘫病人对恢复其肢体活动能力的效果。方法 采纳本医院120名中风后出现一侧肢体瘫痪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方式平均分配至两个不同的小组,每组60名常规治疗将分配给对照组,而研究组除了执行常规...
关键词:中风 偏瘫 中药熏洗 改善效果 
中药热奄包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对中风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吉林中医药》2024年第6期672-676,共5页朱崎 李佩芳 张慧慧 刘霞 范秀敏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0840700);安徽省临床医学研究转化专项项目(202304295107020113)。
目的观察中药热奄包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对中风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7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基础治疗+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
关键词:中风后偏瘫 脑卒中 中药热奄包 补阳还五汤 肢体功能 生活质量 
芒针早期介入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中国中医急症》2024年第5期874-877,共4页王储蓄 周婷 燕炼钢 陈幸生 李静 江娜 杨娅 贾泽坤 殷红彪 王磊 王频 
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广德张氏芒针疗法流派工作室(皖中医药发展秘〔2021〕30号);安徽省名中医及基层名中医工作室建设项目(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陈幸生名中医工作室)(中发展〔2022〕5号);安徽省第十三批“115”产业创新团队项目(皖人才办〔2020〕4号)。
目的观察芒针早期介入治疗卒中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中风后足内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与治疗组33例。两组均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予以传统针刺,治疗组予以芒针透刺阳陵泉透刺悬钟,丘墟透照海。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
关键词:足内翻 中风 芒针 透刺 早期介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