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肌

作品数:42被引量:3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陈德松刘莉顾玉东张莉陈琳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服装学院复旦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比音勒芬服饰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中华骨科杂志》《Zoological Research》《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家庭医学(下半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解剖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单侧“腋深动脉”变异1例
《包头医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131-132,共2页王泽俊 方刚 史二栓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NGJGH2019137)。
在解剖一具老年男性(身高175cm)尸体时发现右侧腋动脉变异1例,左侧正常。右侧双腋动脉:腋动脉及腋深动脉(暂名)。腋动脉正常走行,在大圆肌下缘移行为肱动脉,仅见1个分支胸肩峰动脉;腋深动脉发出肩胛下动脉、旋肱前动脉、旋肱后动脉、肱...
关键词:腋动脉 大圆肌 应用解剖学 临床手术 肱深动脉 背阔肌 背侧 老年男性 
双侧尺动脉高位分支伴骨间总动脉及尺浅动脉变异1例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20年第3期253-253,共1页袁志荣 袁嘉杰 廖华 贺善礼 
在解剖29具尸体(男性尸体25具,女性尸体4具)时,发现1具男性尸体存在双侧尺动脉高位分支,骨间总动脉发自肱动脉及尺动脉走行变异(图1)。国内此三种变异均有文章分别报道,但此三种变异同时存在的情况较为罕见,为丰富解剖学资料,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大圆肌 尺动脉 腋动脉 肢动脉 骨间总动脉 肱动脉 解剖学 尺浅动脉 
肩胛部深层肌筋膜痛的诊治及解剖学基础被引量:3
《颈腰痛杂志》2007年第6期459-462,共4页王华军 叶永亮 童飞飞 李义凯 
目的为肩胛部深层肌筋膜痛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临床及解剖学依据。方法对30例肩胛部深层肌筋膜痛患者给予扳机点注射治疗并随访。解剖观察12具成人尸体肩胛部冈下肌、小圆肌和大圆肌的位置、走行、长度和厚度。结果肩胛部深层肌筋膜痛患者...
关键词:冈下肌 小圆肌 大圆肌 肌筋膜痛 扳机点注射 
背阔肌和大圆肌转移修复肩轴撕脱伤的解剖学基础与神经血管蒂的关系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2年第2期F003-F003,共1页Scho,O Herz,G 
关键词:肩轴撕脱伤 修复 背阔肌 大圆肌 解剖学 神经血管蒂 
大圆肌重建肩肘功能的应用解剖及临床应用初步报告被引量:1
《中华手外科杂志》2000年第2期98-101,共4页陈琳 王天兵 陈德松 顾玉东 
卫生部重点学科资助!项目 (95 Ⅲ 1 );美国中华医学基金!资助项目 (95 61 0 )
目的 对大圆肌进行应用解剖学研究 ,为临床应用大圆肌重建肩肘功能提供依据。方法 对 44侧陈旧性上肢标本 ,解剖并观察大圆肌的行径、血管神经蒂的长度及其入肌点。对 8例臂丛神经损伤者 ,行大圆肌移位重建肩外展功能 4例 ,伸肘功能 2...
关键词:骨骼肌 解剖学 显微外科手术 
大圆肌的应用解剖被引量:2
《实用骨科杂志》2000年第3期160-162,共3页陈琳 陈德松 顾玉东 
目的 :研究大圆肌的形态特点及血管神经蒂特点。方法 :对 44侧固定尸体的大圆肌的肌腹、肌肉起止点以及血管神经蒂进行解剖与测量。结果 :大圆肌肌腹上缘长 11~ 18cm,下缘长 6~ 8cm,肌性起点占 6 3.6 % ,半腱半肌性起点 36 .4% ,腱性...
关键词:大圆肌 解剖学  特点 血管神经蒂 
背阔肌移位重建三角肌功能的应用解剖学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988年第2期247-248,共2页孟宪玉 钟世镇 邵宣 
在50具(100侧)成年尸体标本上,对背阔肌和三角肌有关的应用解剖进行了观测。背阔肌为一较理想的供肌,只要切取成与原三角肌大小相等的扇形肌瓣;将其移位倒置于三角肌原位即可。其移位可有两个途径供选择,依手术具体情况加以灵活运用。1。
关键词:背阔肌移位 应用解剖学 尸体标本 肌瓣 大圆肌 三边孔 血管神经 胸大肌 血管蒂 转经 
以胸背血管肩胛骨支为蒂肩胛骨移位修复肱骨中上段缺损的应用解剖(一种新的血管蒂)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988年第2期236-,共1页徐达传 钟世镇 
为给肱骨中、上段骨缺损修复提供新的可靠术式,在40侧灌注红色乳胶和4侧保留骨骼硷腐蚀动脉铸型成人上肢标本上,研究了以胸背血管及其分支肩胛骨支为蒂的肩胛骨移植的应用解剖学,并已在临床应用获得成功。 1、肩胛骨支的起始类型 肩胛...
关键词:移位修复 血管蒂 上段 骨缺损修复 应用解剖学 临床应用 骨移植 关节融合术 外侧缘 大圆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