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史

作品数:140被引量:11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袁水清叶世昌袁远福黑田明伸管汉晖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银行西南财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理财书架
《理财周刊》2023年第25期43-43,共1页
《白银帝国:一部新的中国货币史》作者介绍,徐瑾,知名青年学者,资深财经观察家,英国《金融时报》(FT)中文网财经版主编,微信公众号“徐瑾经济人”与“得到”经济学大师课主理人,曾被权威机构评价为“中国的青年经济学者”。
关键词:经济学大师 微信公众号 中国货币史 理财 青年学者 权威机构 《金融时报》 
钞券版最大面额现身 揭金代“通州行尚书六部叁萬贯会子”铜钞版历史云烟
《收藏》2022年第12期20-25,共6页戎畋松 
金代交钞在中国货币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纸钞作为金代主流货币,从发行到消亡历时80余年。在出土面世的金代铜钞版中,新见一块“通州行尚书六部叁萬贯会子”铜钞版(见图),甚为特殊。其整体为几案式,背面有四个短柱足。通长235毫米,...
关键词:钞版 金代 中国货币史 尚书 六部 通州 
王任之先生与王茂荫研究情缘
《徽州社会科学》2022年第11期54-57,共4页陈平民 
王茂荫(1798—1865),字椿年,号子怀,县人,是晚清时期以清正廉明、直言敢谏而声震朝野的名臣,其货币理论与纸币发行主张特别引人注目,马克思在《资本论》货币章节特地提到他,是《资本论》中唯一提到的中国人。王茂荫研究,是《资本论》研...
关键词:王茂荫 《资本论》研究 清正廉明 中国货币史 新安医学 纸币发行 王任之 
最早的“支付”交易与贝币
《中国金融》2022年第13期97-98,共2页谭明 
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的中国钱币博物馆馆长黄锡全研究员应邀到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授课,讲授了青铜器“亢鼎”铭文中的“■“买)”字是确定贝成为货币的最早标志,在中国货币史上具有重要作用。此外,笔者认为,此铭文所载内容还为一次“...
关键词:中国钱币博物馆 人民银行 中国货币史 亢鼎 青铜器 交易记录 铭文 支付 
《魏晋南北朝货币研究》出版
《中国钱币》2021年第6期12-12,共1页
2021年9月,朱安祥撰写的《魏晋南北朝货币研究》一书由中华书局出版。魏晋南北朝货币在中国货币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受制于史料匮乏、货币复杂多变等因素,长期以来是学术界研究的薄弱环节。该书共计30余万字,选取货币铸造与发行、货币...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 中观层面 货币流通 中国货币史 货币政策 中华书局出版 货币铸造 薄弱环节 
近代铜元三珍
《收藏家》2021年第11期17-22,共6页周祥 
开始于清代光绪年间机制的铜元,虽然存世只不过几十年的时间,却改变了流传两千余年中国以范铸技术铸造铜钱的历史,重塑了中国近现代的货币制度和货币流通,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这,又充分显示了铜元在中国货币史上...
关键词:铜元 范铸技术 中国货币史 中国近现代 光绪年间 货币制度 货币流通 铜钱 
中国钱币博物馆荣获 第十八届(2020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优胜奖
《中国钱币》2021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的成功展出,为中国钱币博物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今后工作提供有益的启示。中国货币史有丰富的社会历史内涵,红色金融史是中国革命史的缩影。今后,钱币博物馆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物工作的重要...
关键词:陈列展览 中国革命史 中国钱币博物馆 中国货币史 推介 
那些年,关于数字货币的官方观点
《中国科技财富》2021年第2期60-65,共6页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 
经历了6年的研究,数字人民币已经在深圳、苏州、北京进行多轮试点,并进行逐步推广,其发行安排、政策定位、匿名机制等许多设计细节也逐步披露。数字人民币的发行与推广将翻幵中国货币史新的篇章,为中国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政策定位 数字货币 中国人民大学 科技研究所 中国货币史 设计细节 匿名机制 数字经济时代 
从明清白话小说看当时的银两制度被引量:1
《中国钱币》2020年第6期3-8,共6页张建朋 
在中国货币史上,白银是从唐宋时期才开始进入流通领域充当交换媒介的。到了明正统年间(1436-1449),朝野率皆用银,白银才广泛流通。隆庆年间(1567-1572),放宽海禁,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美洲白银大量进入我国,从此白银开始成为我国的主要货...
关键词:话本小说 明清小说 白话小说 隆庆年间 明正统 中国货币史 交换媒介 《杜骗新书》 
货币主权国家治理的中国货币史论据被引量:1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88-93,共6页柯文轩 李鼎 柳圆圆 
传统中国的货币思想和实践为我们思考今天的货币制度问题提供了一个视角.历史实践表明:国家的货币主权治理得当,则多国泰民安;国家的货币主权治理失当,则伴以市场紊乱、经济失调、民心不安.传统中国的货币制度与国家盛衰息息相关,是国...
关键词:货币制度 国家治理 中国货币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