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党

作品数:97被引量:7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周淑真董一冰王雪超曾辉彭叶飞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旗帜与认同:国民革命时期国民党以党旗代国旗与各政治力量的因应被引量:1
《人文杂志》2022年第8期119-128,共10页周游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近代中国的国旗与国家认同研究”(20FZSB092)。
在近代中国,国旗是国家的象征,也是政权(或政治力量)的标识,以党派旗帜为国旗,会给该政治力量带来更多的政治资源。国民革命开始后,国民党以党旗代国旗,将悬挂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作为认同党治和革命的象征。因革命理念、政党关系和政治...
关键词:国民革命 国旗 党旗 中国国民党 中国共产党 中国青年党 
三党竞训与1920年代中国政党训练的缘起被引量:1
《民国档案》2022年第2期119-130,共12页马思宇 
南开大学文科发展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教育制度研究(1921—1949)”(ZB21BZ0315)的阶段性成果。
1920年代,共产党、国民党、青年党或师俄或反俄,在三党竞争的互动中,走上了相近的建党路线,标志着中国政党的转型。政党训练是其转型的重要特征。五四运动以来,团体训练整合了个人修养与改造社会的目标,为青年接受政党训练奠定思想基础...
关键词:政党训练 中国共产党 中国国民党 中国青年党 
向党而生伴党行——湖南民盟地下组织建立前后
《湘潮》2021年第11期38-39,共2页刘士明 
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向党而生,伴党而行,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从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到中国民主同盟1941年1月4日,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中共中央提出政治上取攻势、军事上取守势的方针,得到了由国民政...
关键词: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中国民主同盟 解放事业 国民党顽固派 中国青年党 皖南事变 民盟 地下组织 
国家与革命:中间党派的文学观照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8年第3期44-60,共17页张武军 
西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项目“民族国家文学研究”(SWU1709103)的研究成果
1995年,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科之魂'~②的樊骏,发表了颇有影响的论文《我们的学科:已经不再年轻,正在走向成熟》。樊骏认为我们学科'走向成熟'的显著标志在于我们摆脱了长久以来的政治干扰,'我们所研究的课题、方面、范围、领域,...
关键词:政治维度 中国青年党 国家主义 中间党派 少年中国学会 中国现代文学史 国家与革命 
国家主义政治与历史书写——以“中国青年党”中常委何鲁之史学思想为中心的探讨
《西部发展研究》2018年第1期135-151,共17页朱晶进 徐鸿琳 
何鲁之是'中国青年党'中常委之一,是在西南地区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人物。他曾在20世纪20~30年代长期担任四川大学史学系主任,并于抗战期间兼任内迁成都各高校的教授。本文在对其史学著述和史学思想进行述评的同时,将重点分析其青年党的...
关键词:何鲁之 史学史 国家主义 中国青年党 
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另一种叙述——中国青年党视野下的革命与文学被引量:5
《文学评论》2018年第2期127-136,共10页张武军 
西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项目创新团队项目(swu1709101;swu1509393)的阶段性成果
新世纪以来,在民国历史语境下重新思考文学和政治的关系,成为现代文学研究界的一大亮点。不过,中间党派的政治活动与现代文学的关系仍然未被正视,像重要的中间党派中国青年党,以国家主义和全民革命而著称,其五卅之后的政治理念、文学活...
关键词:青年党 国家主义 全民革命 革命文学 
论中国青年党的抗日救国主张(1937—1945)被引量:1
《武陵学刊》2017年第4期105-111,共7页曾辉 
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博士基金项目"抗战与建国:中国青年党研究(1937-1945)"(16BJ11)
中国青年党是继国民党、共产党而起的一股重要政治力量,有"第三大党"之谓,在民国政治史上曾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全面抗战时期,青年党尤为活跃。抗战伊始,青年党即提出"抗战必胜论",同时很早即提出"以时间之长短,决战争之胜负"的长期...
关键词:中国青年党 抗战必胜论 长期全面抗战论 拥蒋抗日 抗战建国 
为什么说“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三) 人民军队与中间力量
《金融言行(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47-50,共4页叶国文 
人民军队与国家建设军队,既可能是国家的建构性力量,也可能是国家的分离性力量。在近代中国,北洋军曾经推翻了一个旧的政体、创建了中华帝国和北洋政权,但因内部分裂而导致长时间的军阀混战,导致国家和社会分裂;孙中山利用军队创设了中...
关键词:中间力量 国民党军 近代中国 军阀混战 中国青年党 社会分裂 分离性 分裂状态 抗日救国 日本帝国主义 
争取青年的斗争——恽代英对国家主义派批判简析被引量:1
《青年学报》2016年第4期45-50,共6页胡昌勇 
20世纪20年代,国家主义派风行一时,该派以《醒狮》周报为喉舌,在青年中散布"国家至上"、"全民革命"、"内除国贼,外抗强权"等具有欺骗性的口号。为争取青年,中国共产党人开展了同国家主义派的论战。作为中共方面的一员主将,恽代英在论战...
关键词:恽代英 《中国青年》 国家主义派 中国青年党 《醒狮》 
91年前火烧报馆的小粉红
《中国经济报告》2016年第8期118-119,共2页宋石男 
在那反对白话文学最激烈的空气里,居然有几个古文老辈肯出名保你,这个社会还勉强够得上一个‘人的社会’,还有一点人味儿。"那些血管被狂热情绪烧得快要爆裂的青年学生,还有因愤怒和兴奋而脸庞扭曲的工人与车夫,数以万计地涌上街头,之...
关键词:青年学生 徐志摩 胡适之 章士钊 《晨报》 教育总长 醒狮派 北洋政府 中国青年党 一语成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