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情结

作品数:800被引量:457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胡月霞陈小红张振亭赵白生陶永生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甘肃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世界博览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一念天堂 一念地狱 项美丽:游走在人生边缘的书写者
《世界博览》2019年第2期51-53,50,共4页刘晗 
她自诩'坏女孩',为爱离家出走意外邂逅上海名流,以跨文化视角书写民国时期的众生万象。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被称为'东方巴黎',各路帮派、商界名流、洋人买办、文人雅客等等多方势力汇聚于此,独特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更赋予其吸纳外来...
关键词:项美丽 邵洵美 中国情结 赛珍珠 
上海滩的洋主持
《世界博览》2012年第2期50-52,共3页贺梦禹 车亚鹏 
十年之前,这个名NHStevenWheathers的美国人并没有想过自己会在中国的电视台做主持人,在红遍中国的电视剧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那时候,他只是像一个普通的美国游客一样,来过中国,走了一条惯常的旅游线路一一北京、上海、西安。...
关键词:上海滩 主持人 中国情结 旅游线路 广告公司 美国人 电视台 电视剧 
澳大利亚的中国情结
《世界博览》2009年第11期7-7,共1页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报道说,无论是在亚洲还是太平洋地区,再没有一个国家能像澳大利亚这样明显地受益于中国的工业革命。它的原煤在中国的电站中燃烧,保持了动力;它的矿石化作钢铁,被加入每一座拔地而起的建筑物。中国人需要澳大...
关键词:澳大利亚 中国情结 《经济学家》 太平洋地区 工业革命 建筑物 原材料 中国人 
回归精神故乡——一个美国人的中国情结
《世界博览》2009年第10期74-76,共3页Gary Joseph Cohen 马捷婷 
寒山说:“一旦你的精神驻足此地,你将永远属于这里。”当我携带着《唐宋诗词》,乘着轻轻摇晃的列车行驶在中国宁静广阔的乡野时,梦中的景象便次第展开在眼前。
关键词:中国情结 精神 美国人 故乡 回归 唐宋诗词 寒山 景象 
修德老人的中国记忆
《世界博览》2009年第3期80-81,共2页周安平 
修德出任德国驻华大使的四年间,完成了足以向世人夸耀的外交使命:他直接促成了德国与中国的直航、催生了上海大众汽车公司等中德合资企业。但更加触动人心的是他的中国情结。听说修德大使要来柏林参加孙子的生日派对,我赶紧跟他联系...
关键词:中国情结 老人 修德 上海大众汽车公司 记忆 驻华大使 阿尔卑斯山 合资企业 
摄影家康纳的中国情结
《世界博览》1998年第5期22-24,共3页宇洁 
十几年来,洛伊丝·康纳一直用她那老式照相机以及用19世纪摄影师的表现手法在中国拍摄风景照。“是中国让我成为一名摄影家”,她这样对别人说。她的作品里既有著名的桂林山水,又有阳朔的无名农家。去年,她在华盛顿的赛克勒艺术博物馆以...
关键词:康纳 摄影家 桂林山水 表现手法 照相机 中国情结 艺术博物馆 自行车 摄影师 作品 
安娜和她的中国情结
《世界博览》1995年第6期11-13,共3页阮虹 
她叫安娜·伊娃·布杜拉,罗马尼亚的中国史专家。她的丈夫是现任驻华大使洛莫勒斯·布杜拉先生,中文名字叫罗明。因此在中国,人们都习惯称呼他们为罗明大使和罗明夫人。我们结识安娜,是因为一个叫做“国际协会”的组织。“国际协会”是...
关键词:安娜 国际协会 中国情结 罗马尼亚 中国史 委员会 组织 中国历史 流动性 会员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