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化理论

作品数:39被引量:2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鲁俊海余曙光魏红霞葛永安彭承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计量学院重庆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传承》《科学社会主义》《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毛泽东思想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社会主义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夏振坤的中国现代化理论研究述评被引量:2
《江汉论坛》2007年第6期30-34,共5页唐龙 
基于学者的使命感和个人的经历与兴趣,夏振坤教授长期将“一切为了中国的现代化”作为治学目标。他对中国现代化理论研究既具有理论的前瞻性,也为指导中国现代化提供了有益的思想启迪。夏先生对于中国现代化的研究,具有以下四方面突出特...
关键词:现代化 社会主义 权威主义 文化的现代化 价值观 
中国现代化理论的新突破
《党政干部论坛》2003年第3期4-5,共2页鲁俊海 
关键词:中国 现代化 "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中等收入者 
论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现代化理论的新贡献
《理论与实践(贵州)》2002年第4期16-17,共2页任大立 肖玉明 
中国共产党八十年来的奋斗史,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为在中国实现现代化而奋斗的历史.八十年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为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行了艰辛探索,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这种成就...
关键词: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邓小平 毛泽东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社会 江泽民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略论毛泽东邓小平的中国现代化理论被引量:5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1年第4期22-25,共4页余曙光 彭承福 
关键词:邓小平 中国现代化理论 毛泽东 社会主义革命 
对邓小平中国现代化理论的辩证法思考
《地方政府管理》1998年第12期7-8,共2页谢和波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的中国现代化理论主要包括中国现代化的指导思想、目标体系、根本任务、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必由之路等多方面的内容。本文拟从辩证法的角度,对邓小平的中国现代化理论作一个粗浅...
关键词:中国现代化理论 辩证法 对邓小平 社会主义现代化 人的现代化 共同富裕 中国现代化建设 中国的现代化 阶段性部分质变 主要矛盾 
邓小平的全球史观与中国现代化蓝本被引量:1
《理论与现代化》1998年第10期4-7,共4页王文科 任晓伟 
着眼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和全球整体的大视角,观察中国现代化走向,设计中国现代化蓝本,是邓小平探索解答中国现代化问题的主导思想方法论。深入研究邓小平思想方法论的这一特质,是理解邓小平中国现代化理论的“示读点”。 一、全球史观:解...
关键词:邓小平 中国现代化理论 全球史观 社会主义中国 思维方式 参照系 实现现代化 现代化建设 后发展国家 资本主义 
周恩来对中国现代化理论的贡献
《科学社会主义》1998年第1期34-38,共5页杨文 
周恩来对中国现代化理论的贡献杨文现代化,是世界文明汹涌澎湃的主潮流,是百余年来中国历史百折不挠的主旋律。周恩来,作为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者、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始终不渝地把拯救中华、振兴中华作为终身奋斗的目标。新中国建立...
关键词:周恩来 中国现代化理论 现代化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 发展战略 科学技术现代化 “两步走” 新民主主义 知识分子 战略思想 
“中国现代化理论与苏南实践”学术研讨会综述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140-142,共3页苏南 
关键词:中国现代化理论 苏南现代化 现代化进程 研讨会综述 苏南农村 农业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传统文化 人的现代化 苏州大学 
论邓小平中国现代化理论的三个层面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17-19,共3页王文科 
社会主义从制度保证层面规定和揭示了中国现代化的根本道路、根本走向和价值选择;改革开放以动力源泉层面阐明和论证了中国现代化的体制保证、运作模式和具体道路;科学技术从主体关键层面说明扣剖析了中国现代化的中枢问题、深层要害和...
关键词:邓小平 现代化 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 科学技术 
中国现代化理论的新形态──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被引量:1
《理论学习与探索》1995年第3期8-10,共3页王东 
中国现代化理论的新形态──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王东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当代史,有一个一以贯之的时代主题,这就是中国现代化,这是一个跨世纪的大课题。19世纪是中国现代化的酝酿阶段,20世纪是中国现代化的起步阶...
关键词:中国现代化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新民主主义 毛泽东 新形态 邓小平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孙中山 新型体制 社会主义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