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选举

作品数:14被引量:2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何俊志冯莉胡小君束锦黄卫平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中共中央党校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深圳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复旦政治学评论》《辽宁行政学院学报》《人大论坛》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选举制度改革的第三种思路被引量:1
《岭南学刊》2016年第6期23-30,共8页何俊志 
在普遍选举和平等选举的原则已经基本实现以后,中国选举制度改革面临的现实选择,就是下一步改革的方向和道路问题。先前的改革思路大体上可以总结为直接化先行模式和竞争化先行模式两种选择。基于历史与现实的逻辑,一种可行的思路是,在...
关键词:选举改革 直接选举 选举竞争 选举机构 
从中西方选举制度差异探寻中国选举制度完善之路被引量:1
《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22期217-218,共2页林婷婷 陈桐 
中国的选举制度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既有优于西方选举制度的地方,也有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方面。通过比较中国和西方选举制度的差异,找出中国目前选举制度存在的明显缺陷,并通过借鉴西方经验为中国选举制度...
关键词:中西方选举制度 差异 完善 
解读《选举法》——中国选举迎来城乡“同票同权”时代
《人大论坛》2010年第4期24-27,共4页翟景 
平等选举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投票权相等,一人一票;二是每一票的价值相等,一票一值,相同数量的选民选举相同数量的代表。一人一票是基础,一票一值是更高层次的平等。
关键词:《选举法》 平等选举权 城乡 中国 解读 一人一票 投票权 相等 
中国选举制度变迁:由提名画圈到差额选举
《海南人大》2009年第12期10-11,共2页陈丽平 
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的张春生,1979年就开始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30年来,他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立法进程的重要亲历者和见证者。因为长期从事国家法和行政法的立法工作,他对我国的选举...
关键词:差额选举 选举制度 历史变迁 中国 全国人大常委会 法律委员会 人大常委会工作 名画 
中国选举与治理网:不唯学术,锐意争鸣
《南风窗》2009年第26期43-43,共1页谢奕秋 
颁奖辞如该网站自我介绍中所说,它是"为中国政府官员和海内外学者提供一个信息库、一间阅览室、一个交流站"。与天益学术网等诸多冠以学术名号的社科类网站相比,选举网可谓"不唯学术,锐意争鸣",其读者之间互动性强,往往主文一本正经的...
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 二级目录 网站 社科类 时评 阅览室 卡特 名号 官员 自我介绍 互动性 
试论中国选举制度原则及其优势被引量:2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58-58,62,共2页陈玲 
中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普遍选举权原则、平等选举权原则、等额、差额相结合、以差额选举为主的原则、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原则、秘密投票原则。中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充分体现了中国选举制度的优势。
关键词:中国选举制度 原则 优势 
自主参选人的兴起与中国选举生态的新变化被引量:1
《复旦政治学评论》2008年第1期95-111,共17页何俊志 
本文在评析现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本人的参考观察和访谈记录,提出了观察中国县乡人大代表选举过程中的"自主参选人"的概念框架;将自主参选人区分为理想主义者、维权人士、国有部门负责人和基层精英四类,并且逐一描述了这四类自主参...
关键词:参选人 选举过程 选举机构 国有部门 互动模式 中国人大 竞选者 职业构成 候选人资格 选举工作 
中国选举民主:从广度到深度被引量:6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3期29-35,共7页黄卫平 
教育部应急项目(2008JWJ010)
1978年以来,中国的选举民主出现了显著的进展,从广度上体现为村委会选举、社区居委会选举、乡镇长选举、乡镇党委选举以及人大代表的选举等方面;从深度上看,选举的广泛性、公平性以及竞争性均有所加强。这些选举领域的进步来自于两个方...
关键词:中国选举 村委会选举 乡镇长选举 自主竞选 
从中美选举制度差异中探寻中国选举制度完善之路被引量:3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31-35,共5页李竹翠 
中美选举制度无论在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规定上,还是在选举机构、选举经费来源、选举过程以及选举规则上都存在很大的不同。文章通过对两种选举制度的比较,发现其差异,并从实行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分离,加强对选举的组织与宣传力度,注重...
关键词:中美 选举制度 差异 
中国选举制度原则与优势论析被引量:2
《新西部(理论版)》2007年第05X期108-108,共1页任彤彤 
中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是在选举工作的实践中逐步确立的,主要包括普遍选举权原则、平等选举权原则、等额、差额相结合、以差额选举为主的原则、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原则、秘密投票原则。中国选举制度的优势与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中国选举制度 原则 优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