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帝国

作品数:520被引量:622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吴苑华白永瑞赵明黄杰陈波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看历史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水稻的前世今生
《看历史》2017年第11期96-101,共6页苏生文 
中国是水稻的故乡。中国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要口粮。徐旺生、苏天旺以为:“大米决定了中华帝国后期的经济与文化的部分特质,越到后来尤其如此。”(徐旺生、苏天旺《水稻与中国传统社会晚期的政治、经济、技术与环境》)
关键词:水稻 经济与文化 中国传统社会 中华帝国 
莫理循:1910年中国西北行
《看历史》2015年第11期78-83,共6页绿农 
100多年前,澳大利亚人莫理循在中国生活了20余年,是中国近代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亲历者和参与者,也是一位与近代中国关系密切的旅行家。关于莫理循,有两个细节值得一提:北京最繁华的王府井大街,曾有一度被命名为“莫理循大街”;...
关键词:中国西北 莫理循 乌兹别克斯坦 澳大利亚人 中国近代史 王府井大街 近代中国 中华帝国 
丁韪良:游历大中华帝国
《看历史》2015年第9期90-95,共6页绿衣 
在利玛窦、汤若望等人之后,在中国居住半生,四处周游的西方人就很少了,而大中华帝国的心脏北京更是少有西人探访。1869年,来自美国的丁韪良出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1898年,光绪皇帝授丁韪良二品顶戴,他或许可算清初耶稣会传教士之...
关键词:中华帝国 丁韪良 游历 耶稣会传教士 中国地理 京师同文馆 西方人 光绪皇帝 
大清“国本”之衰
《看历史》2012年第1期30-39,共10页萧婷 
作为少数民族,中华帝国的新统治者们殚精竭虑,企图为满族人营造一个独立的居住、文化和制度空间,从政治和文化上保持自己的特质和优势,但那个曾经彪悍、淳朴、纵横天下的马背民族,还没等到王朝倾覆,已然老迈衰朽了。
关键词:大清 少数民族 中华帝国 制度空间 统治者 满族人 文化 
清仁宗与拿破仑
《看历史》2008年第11期9-9,共1页朱维铮 
科西嘉平民出身的拿破仑,于1795年得法国国民公会赏识而崭露头角,同年乾隆帝立第十五子为储君。次年拿破仑成为捍卫法国革命的将军,而满清君位"内禅",继乾隆而立的清朝五世皇帝,改年号嘉庆。1799年,清朝的太上皇乾隆帝死了,嘉庆帝亲政,...
关键词:拿破仑 嘉庆 法国大革命 清朝 乾隆帝 皇帝 中华帝国 独裁 年号 满洲 
假象与真相
《看历史》2008年第7期96-96,共1页成刚 
简体版《中国近代史:1600—2000》给人一种确凿的假象:历史本身是一位暮色中倚楼守望的女子,徐中约是那个院墙外侯了九十九夜的痴情人,差一夜就如愿以偿,他倒跑了,像被倏然闪现的某物吓到了。这本是一出更有看头的戏.前半段保持着优秀...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 封贡体系 中国社会 工业革命 西方国家 假象 中华帝国 历史 民族主义 新生活运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