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济协作系统

作品数:15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罗祥喜匡欣王婷胥雯殷存毅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中山大学深圳大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更多>>
相关期刊:《经济学家》《中国改革》《台湾研究》《学术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经济与区域经济合作——中华经济协作系统第六届国际研讨会述评
《学术研究》2001年第3期25-26,共2页周运源 王文娟 林志锴 
关键词:新经济 区域经济合作 发展趋势 中国 国际研讨会 综述 
新经济与两岸四地的交流协作——中华经济协作系统第六届国际研讨会纪要
《经济学家》2001年第2期117-121,共5页周静 程军 
关键词:新经济 经济发展 交流协作 经济学分析 
中华经济协作系统第六届国际研讨会会议综述——“新经济”与两岸四地的交流协作被引量:3
《经济学动态》2001年第1期41-43,共3页王婷 匡欣 胥雯 
2000年11月25日-28日,由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香港岭南大学商学研究所、香港亚太21世纪学会和澳门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华经济协作系统第六届国际研讨会在中山大学召开。本届会议的主题是“新经济”与两岸四地的交流协作...
关键词:新经济 经济理论 产业发展 高科技产业 中华经济协作系统 
长江下游经济区和中华经济协作系统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8年第2期52-61,共10页卢秀璋 
本文从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速给我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出发,论述了加速两岸四地经济协作的紧迫性和重大意义,分析了长江下游经济区可望成为两岸四地经济协作新基地的条件与可能性,并提出了经济协作的总体思路和具体设想...
关键词:长江下游地区 经济区 两岸四地经济协作 乡镇企业 国内生产总值 1996年 长江流域 第三产业 经济协作系统 外商投资企业 
“中华经济协作系统”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1996年第12期22-22,共1页 
李伯溪在《经济管理》杂志上撰文研讨了有关“中华经济协作系统”发展趋势问题.其一,“中华经济协作系统”的推出符合当前世界经济国际化、区域化及国际性的结构调整,有利于资源在集团范围内合理配置;有利于竞争机制的增强和发展空间的...
关键词:经济协作系统 世界经济国际化 中国内地 《经济管理》 结构调整 趋势问题 合理配置 发展空间 区域化 华人经济 
携手共绘中华经济协作系统的美好明天
《中外产业科技》1996年第8期4-6,共3页李泊溪 
关键词:中国 经济协作系统 管理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中华经济协作系统的运作
《世界经济》1996年第8期64-67,共4页赵长茂 
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之间的经济联系与协作不断扩大并逐渐形成比较稳定的经济联系。有学者将这一体系称之为“中华经济协作系统”,世界银行在1993年4月18日的一份报告中则把它称之为“中国经济区”.
关键词:市场经济体制 中华经济协作 经济发展 中国 
中华经济协作系统的发展展望被引量:1
《经济研究参考》1994年第37期13-26,共14页李泊溪 侯永志 
一、中华经济协作系统 1.中华经济协作系统是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集团化的趋势及大陆、港澳、台经济交往日趋密切的需要而提出的。
关键词:经济协作系统 大陆 发展展望 港澳地区 港元 技术密集型产业 对外开放 香港 台湾 劳动密集型产业 
面向九十年代的“中华经济协作系统”被引量:2
《亚太经济》1994年第1期8-12,共5页殷存毅 
“中华经济协作系统”的产业合作决策理论 “中华经济协作系统”有关各方相互交流与合作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产业的合理分工与合作。对于这一问题是否有必要加以讨论,有着不同的看法,或曰,产业分工是依据比较利益规律的一种自然现象,人...
关键词:中国 经济协作系统 产业合作 台湾 
东南亚与“中华经济协作系统”的竞争与合作
《亚太经济》1994年第1期13-19,共7页杨沐 
20世纪的最后十年,在西方各国迟迟走不出经济困境时,世界的东方却有两个犹如孪生的蓬勃发展的地区,这就是东南亚地区(本文主要指东盟六国地区)和中国大陆及其周围地区(包括香港、台湾、澳门)。本文认为这两个地区是又竞争、又合作的关...
关键词:东南亚 经济协作系统 中国 合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