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网络

作品数:604被引量:1258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包昌火秦铁辉吴晓伟刘广为张文德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双重脱嵌:退役运动员安置政策的实践困境解析--以J省为例被引量:17
《体育学研究》2021年第6期77-83,共7页朱珺 邹德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7BTY049);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TYC002);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20SJA0381);南京体育学院教改课题重点项目(JG201902)。
退役运动员安置政策是运动员实现职业转换的根本制度保障。基于J省退役运动员就业状况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嵌入性经典理论框架研究退役运动员安置政策的实践困境及其深层次原因。研究发现,退役运动员安置政策在实践中面临脱离竞技体育...
关键词:退役运动员 安置政策 双重脱嵌 生计保障 文化教育 人际网络 
“邑客”论--侨寓士人与中晚唐地方社会被引量:7
《中国史研究》2020年第4期125-141,共17页周鼎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唐宋之际仕宦阶层的迁徒与地方士绅的形成研究”成果之一。
唐后期文献所见"邑客",是一类游离于中央与地方、身份介于官与民之间的侨寓士人。他们大多出身定居两京的官僚家族,在唐后期,迫于仕途竞争与经济生活的压力,大批迁徙、侨居地方州县。侨居生活中,邑客以既有亲故关系、交游与婚媾为媒介,...
关键词:邑客 侨寓士人 人际网络 地方社会 
近代司法官的人际网络观及实践——以沈锡庆为线索的考察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20年第6期152-164,共13页姜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地方司法行政‘双轨制’研究(1912-1927)”(项目号18CZS04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沈锡庆是中国第一代新式司法官的典型,《沈锡庆日记》完整地记录了他从1932年1月到1935年4月担任上海地方法院院长的内容,其中对人事问题有翔实的记载。由人事问题等反映出来的具有浓烈私属性的人际网络,中国官方持一种谨慎与抑制的态...
关键词:司法界 沈锡庆 人事 公私 人际网络 关系本位 
鲁迅与北洋政府时期的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社会生活史的视角被引量:1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年第5期23-36,共14页周慧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国家塑造与社会变革:1895-1949年社会教育研究”(17FKJ003)。
1912年,在蔡元培等人力主下教育部首设社会教育司,留日学生周树人在旧友许寿裳举荐下成为该司职员,8月被任命为教育部佥事兼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任职时间长达14年之久。从社会生活史角度,对鲁迅在社会教育司主要工作及社会活动进行历...
关键词:社会教育司 教育部佥事 第一科科长 通俗教育研究会 人际网络 
司法界人际网络与近代法院运作——基于《沈锡庆日记》的考察
《法律和社会科学》2020年第1期243-284,共42页姜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地方司法行政‘双轨制’研究(1912—1927)”(18CZS044)的阶段性成果
《沈锡庆日记》完整记录了绍兴人沈锡庆1932年1月到1935年4月担任上海地方法院院长的内容。沈锡庆所在的司法界,正处于关系本位文化与新式人际资源交融之时。他的此段任期,也正好处在“梁启超立宪派司法”向“居正辛亥派司法”的过渡时...
关键词:《沈锡庆日记》 人际网络 派系 关系本位 
抗战期间中共在大后方的形象建构——以周恩来的人际网络为视角被引量:3
《广东社会科学》2020年第3期134-145,共12页洪富忠 
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共产党在抗战大后方的形象塑造及历史经验研究”(项目号17BDJ047)的阶段性成果。
政党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嬗变,与领袖人物在社会公众中的印象有重要关联。周恩来学缘、地缘、业缘的多重结合,使其成为中共在大后方的合适人选。凭借其特殊的身份和优异的人际交往艺术,周恩来与大后方党、政、军、学等社会各界建立了广...
关键词:周恩来 人际网络 中国共产党 政党形象 大后方 
信息社会背景下农民工的信息人际网络与影响因素
《决策与信息》2018年第11期110-118,共9页梁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研究"(编号:11&ZD038)成果
农民工在进城之初面临人力资本断裂、社会资源和信息渠道急剧减少的困境,为求生存与发展,就必须不断寻求社会支持、构建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网。而在信息社会中,人际交往日益呈现"交往信息主导化"和"信息技术使用向中下阶层扩散"的趋势...
关键词:信息社会 农民工 信息人际网络 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 
长期护理保险购买意愿机理研究:影响因素、作用方式与路径被引量:9
《金融理论与实践》2018年第6期99-103,共5页陈凯 赵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批准号:15ZDC034)资助
研究了影响长期护理保险购买意愿的因素及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通过对400份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已有研究所关注的非正式护理经历、健康状况、人际网络、风险感知和情感反应均对长期护理保险购买意愿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与已有文献...
关键词:商业保险 保险产品 购买意愿 健康状况 人际网络 风险感知 情感反应 
人际网络如何影响社会抗争动员——基于混合方法的研究被引量:5
《理论探索》2017年第2期35-41,共7页肖唐镖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转型时期的群体性事件研究"(05BSH009);南京大学引进人才项目"中国公民政治文化与政治行为研究";负责人肖唐镖
以混合方法讨论我国人际关系网络对于社会抗争动员的影响可知,当下,我国社会的群体抗争动员结构尽管也存在"组织""空间"等因素,但实际上均以人际关系网络为其支配性基础,这与西方社会以组织、网络和空间等因素多元组合的社会运动动员结...
关键词:人际网络 抗争动员 动员结构 临时性关系网络 熟人关系网络 群体性事件 
元代徽州家族与地方社会秩序的构建--以歙县双桥郑氏为中心被引量:3
《中国史研究》2016年第4期131-146,共16页于磊 
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元代江南知识人群体的社会史研究”(项目批准号15CZS024)及“江南地域文化的历史演进”(项目批准号:10&ZD069)的阶段性成果
徽州歙县双桥郑氏家族的郑安于"徽州屠城"危机之际,积极同元朝政权合作,为其后家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该家族发展的关键在于其子郑千龄通过长期担任基层官吏所构筑起的人际网络。同时,宋元交替之际各方势力表现各异,由此形成的地方家...
关键词:歙县双桥郑氏家族 人际网络 表彰 地方秩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