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生态足迹

作品数:34被引量:233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林振山陈成忠倪琳张欢刘伟良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南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水土保持通报》《中国商界》《新疆农业大学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环长株潭次级城市群生态足迹变化与经济脱钩研究被引量:3
《生态科学》2023年第2期26-34,共9页张亚丽 胡希军 尹伟特 杨贤均 李晓红 邢肖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31800317);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018JJ2364);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13C1135);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20A451);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20B529);湖南省“十三五”重点学科(风景园林学)(湘教发[2016]21号);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林人发[2016]21号);湖南省“双一流”培育学科(风景园林学)(湘教通[2018]469号)。
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关系,自然资源开发强度过大会限制城市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明晰环长株潭次级城市群的自然资源开发强度和经济之间的关系,采用三维生态足迹模型、Tapio弹性脱钩模型和ArcGIS空间分析法对2009—2018年环...
关键词:环长株潭次级城市群 脱钩关系 人均生态足迹 三维生态足迹模型 弹性脱钩模型 
安徽省蚌埠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及可持续发展研究被引量:1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第1期162-167,共6页成彦丽 张力水 王星 周国林 徐晨 周宝娟 
安徽科技学院校级人才引进自然科学项目(JZYJ202001);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科学技术计划项目(2020-ZD03)。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及相关指数对蚌埠市土地利用现状和可持续发展开展研究。结论:2018年蚌埠市的人均生态足迹为1.4889 hm^(2)/人,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6058hm^(2)/人,人均生态赤字高达0.8831 hm^(2)/人。蚌埠市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研究 土地利用 人均生态足迹 人均生态承载力 蚌埠市 
福建省2009-2018年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的时空动态被引量:9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第5期677-685,共9页柯志成 连海峰 陈奕 陈双梅 林夏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70678);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2020L3006);福建省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海外访问学者项目(2018);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创新专项基金项目(CXZX2020107A)。
利用生态足迹法核算2009-2018年福建省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基于ArcGIS和Stata统计分析软件,结合ESDA(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福建省人均生态承载力进行时空动态分析,结果表明:2009-2018年福建省人均生态足迹总体上呈现上...
关键词:人均生态足迹 人均生态承载力 ARCGIS 空间数据分析 
生态足迹视角下河南省生态承载力研究被引量:7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年第12期1456-1460,共5页王丽萍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生态足迹视角下我国污染产业时空转移机制与环境管制政策研究"(编号:16BJY061)
运用生态足迹理论测算了2008—2014年河南省的生态足迹总量与生态承载力,对比分析了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关系与内部结构的变动趋势。研究表明:总体而言,河南省的人均生态足迹已超过人均生态承载力,2014年的生态赤字为1.2782hm^2,比2...
关键词:人均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指数 可持续发展 河南省 
成都市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空间分布差异被引量:29
《生态学报》2017年第19期6335-6345,共11页潘洪义 朱晚秋 崔绿叶 冯茂秋 朱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1125);四川省教育厅项目(16ZB0061)
生态足迹方法是通过比较人类活动消耗的自然资源与自然生态系统所提供的生态承载力,定量的判断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状态。采用生态足迹模型对2009—2014年成都市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状况进行了测算,并结合空间分析揭示了其空间演化规律。...
关键词:人均生态足迹 人均生态承载力 人均生态亏盈 区市县 成都市 
生态文明导向消费结构与产业生态化研究被引量:3
《上海经济》2015年第6期39-43,共5页梁军 周晓杰 张谱 
生态文明是21世纪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生态文明经济的核心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山东省地处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辖17市140县(市、区)。农业发达,工业完备,经济居全国前列。近年来随着城市快速发展、环境污染、生态破...
关键词:生态文明 产业生态化 中国东部沿海 人均生态足迹 生态破坏 社会文明发展 污染治理 城镇居民 产业结构 产业生态学 
长株潭地区人均生态足迹测算及其动态变化分析被引量:2
《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第19期320-323,共4页邓楚雄 黄辉 李迎春 刘利科 
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14C0774);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13C537);湖南省国土资源科技项目(2013-24);湖南师范大学青年优秀人才培养计划(ET13106)
选取1993、1998、2003、2008、2013年数据,以5年为单位,利用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1993~2013年长株潭地区人均生态足迹,研究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013年长株潭地区人均生态足迹为2.037 2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798 8 hm2,人均生态赤字为...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生态足迹 生态赤字 长株潭 
中国人均生态足迹2029年将达峰值——WWF发布城镇化与生态足迹报告被引量:1
《WTO经济导刊》2015年第9期76-76,共1页赵丽芳 
8月28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与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北京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生态足迹是指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或全球的消费所需要的或者能够容纳人类所排放的废弃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将...
关键词:生态足迹 中国人 峰值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城镇化 WWF 世界自然基金会 地域面积 
低碳概念下武汉市生态足迹的动态分析与预测被引量:5
《水土保持研究》2015年第1期246-251,共6页江平平 陈银蓉 张苗 
国家社科资助项目"基于系统仿真的城市土地利用碳排放分析与低碳利用调控研究"(14BGL218);湖北省国土资源厅科技外事处系列研究项目(CSJ-ZC-2012-02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2013SC4)
社会的发展,使人类处于从工业文明时代迈向生态文明时代的转折期。大力倡导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旋律。以生态足迹模型为基础,对武汉市1996—2010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进行计算,并运用灰色系统GM(1,1)模...
关键词:土地低碳利用 人均生态足迹 人均生态承载力 灰色系统 
区域人均生态足迹的时序变化——以武汉市为例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4年第6期1-6,共6页甘甜 韩项 周晓艳 
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科研能力训练资助项目(J1103409);教育部人文社科资助项目(14YJC630216)
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及方法,利用武汉市2001—2010年的生物资源及能源消费统计数据,计算武汉市生物资源、能源人均生态足迹,并结合相关指标分析其变化趋势及原因,对未来武汉市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十年来,武汉市人均生物...
关键词:生态足迹 动态变化 武汉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