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命救助

作品数:81被引量:4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袁曾孙鹏孙玉清范希伟范金林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部北海救助局交通运输部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海难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古老与未来的碰撞:无人船在海难救助中的法律问题被引量:1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2021年第2期3-29,共27页郭萍 徐房茹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自主科研项目“无人船舶和海洋无人设备相关法律问题研究”(SML-2020SP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人工智能科技与船舶自主航行技术发展背景下,无人船投入规模化商业使用成为能够预见的趋势。海难救助作为一项古老的海商法律制度,在适用于不配备船员的无人船时会产生无法避免的法律冲突。现行法律对无人船是否配备救生设备未作出明确...
关键词:无人船 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 海难救助 人命救助 财产救助 
海难人命救助的法律义务与现实困境之间矛盾的破解被引量:7
《政治与法律》2020年第1期151-161,共11页袁曾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大数据时代个人数据保护与数据权利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8ZDA145);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前沿交叉基金项目“新科技生态下的法律工程学应用研究”(项目编号:WF118119003/001/04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9M661528)的资助
在海上救助遇险人员历来是船长的义务,但现实中却经常出现船长等责任主体漠视海上人命的极端案例。海上人命救助人的义务过重,加之缺少有效激励与保障机制,使得人命救助人面临巨大的道德风险。根据国际法与国内法的规定,人命救助人面临...
关键词:人命救助 救助客体 准合同 好撒玛利亚人法 
“无效果无报酬”原则的人道和生态价值嵌入——以海难救助为背景被引量:2
《前沿》2013年第23期67-71,共5页樊志军 
"无效果无报酬"原则是海难救助制度中的特有原则,以效果衡量标准和报酬激励机制对遇难船舶及货物的救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然则对财产救助的有偿设计打击了无偿救助人命的救助人的积极性,是对人命救助的忽视;"特别补偿"规定的例外...
关键词:无效果无报酬 财产救助 人命救助 环境救助 
海难救助之人命救助被引量:1
《商业文化》2011年第9X期315-316,共2页陈喆 
该文主要论述了海难救助制度的起源、海上救助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后论述了我国的海难救助制度及成就以及人命救助相关的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定,并对现行的海难救助制度之人命救助提出了自己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海难救助 人命救助 
海难人命救助的有效时限初步探讨被引量:3
《中国医药科学》2011年第11期146-146,149,共2页袁书泽 
海难多在瞬间发生,由于船上人员来不及逃生,往往被困在翻扣的船舱或落入水中。随船立即沉没者多数遇难,而落入水中或翻扣在漂浮的船舶内的人员,救助及时可以生还。本研究根据落水人员在不同的水温下的机体生理反应,以及在翻扣船舶内仅...
关键词:海难 人命 有效救助时限 
直升机长的情怀
《中国作家(纪实版)》2011年第2期153-158,共6页王祖毅 
2003年11月,进入"不惑之年"的潘伟告别军旅生涯,面临着人生抉择的关头:要么是凭借着自己的专业技术在民航部门觅到一份心仪且收入颇丰的职业,要么去从事刚刚起步的海上人命救助事业。前者,工作起来会得心应手;后者是挑战性职业,面对的...
关键词:人命救助 飞行队 海上救助 军旅生涯 民航管理 遇险者 救助人 遇险人员 海难事故 救生索 
海难救助价值目标发展的研究
《海大法律评论》2009年第1期282-300,共19页傅志军 
以海难救助价值目标发展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海难救助制度从最初注重海上遇难财产的救助,到注重对海上遇难人命救助,再到重视对海上污染环境救助这一发展历程。较之传统海难救助制度,当代海难救助制度主客体范围有所扩大。加强对海上遇...
关键词:海难救助 价值目标 人命救助 环境救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