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深度

作品数:93被引量:6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王春林田耕滋吴剑周诗博杨立民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大学陕西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学—文学理论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史诗色彩与人性深度——读丹尼斯·勒翰的《夜色人生》
《出版广角》2017年第21期84-86,共3页白芳 
《夜色人生》可以看作丹尼斯·勒翰的集大成之作,小说在强烈的戏剧冲突和复杂的情感纠葛之外,还呈现了罕见的史诗色彩和人性深度。文章从人物命运、爱情书写、人性剖析三个角度探讨《夜色人生》的出版价值与出版意义,具有现实启示作用。
关键词:丹尼斯.勒翰 黑帮 爱情 人性 
灵魂的对话与小说的深度被引量:1
《华文文学》2010年第4期33-45,共13页刘再复 
小说就其本性来说,不是传达世俗识见,而是以作家的独到发现去揭示人性、证明良知。夏目簌石的《心》、伯尔的《列车正点到达》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就是很好的例子,这三个文本的题材与背景各不相同,但都把对话放在灵魂的深层,...
关键词:小说 灵魂对话 苦难 忏悔 人性深度 
人性深度与文艺的价值取向被引量:2
《求是》2008年第10期49-50,共2页董学文 
人性,是文艺理论和文艺创作的重要问题。文艺人物塑造是从社会关系出发还是从抽象人性出发,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文艺上的基本分野与区别。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无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文艺...
关键词:人性深度 文艺创作 社会价值 社会关系 自然属性 社会历史环境 唯物史观 文艺作品 
历史剧创造的人性深度被引量:1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36-39,共4页吴玉杰 
历史的人与现实的人在人性方面存在同构,历史剧作家和现实观众都能理解和接受历史人物。相通的人类本性像一座心灵之桥,沟通了历史和现实。观众欣赏历史剧,不是单纯地去寻求历史知识,而更是把它当成审美的对象。这就要求史剧作家追求人...
关键词:历史剧 历史人物 人性深度 观众 
生命的火焰正在炽烈地燃烧——读《曼哈顿的中国女人》被引量:4
《文学评论》1993年第1期147-151,共5页蒋守谦 
旅美华人周励的长篇自传《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出版后在读者中立刻引起了热烈的反响,成为1992年北京新华书店文艺类畅销书中的一本。有些个体书摊把此书书名用彩笔或大字写成形形色色的广告招徕读者,一度成为北京街头的一个惹人注目的文...
关键词:曼哈顿 八十年代 文化内涵 中国大陆 人性深度 留学生文学 自传 燃烧 人生 畅销书 
两级心理对位效应和文学的人性深度——关于“人物性格二重组合原理”心理依据的探讨被引量:9
《文艺理论研究》1985年第2期10-27,共18页刘再复 
(一) 我曾在另一篇文章中讲过,在我国文学艺术领域,对人的研究是非常薄弱的,解放后尤其如此。在很长的时期内,理论上谈“人”比谈“鬼”还可怕,谈鬼比较安全,谈人则有被指责为“宣扬资产阶级人性论”的危险。即使有些研究人的文章,从整...
关键词:人物性格 人性 人物形象 潜意识 自然欲求 性格特征 心理世界 文学 二重组合 典型环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