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质事件

作品数:488被引量:16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张跃兵王振华李志萍王霞刘婉媛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警察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公安部公安理论及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瞭望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急促完善跨国救援机制
《瞭望》2010年第36期48-48,共1页尚前名 
虽然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反应迅速,但遗憾的是,菲律宾人质事件最终还是以悲剧收场。至今最终调查结果尚未公布,但血的事实还是警示我们,对于如何更好地保护身处海外的中国公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还有相关机制需要建立和完善,而...
关键词:救援机制 香港特区政府 中央政府 人质事件 调查结果 财产安全 中国公民 菲律宾 
人质事件难撼中菲关系根基
《瞭望》2010年第38期68-68,共1页褚浩 
中菲人民间的传统友谊,与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深厚感情和相互依存是中菲关系的根基。
关键词:人质事件 传统友谊 相互依存 
一周网谈
《瞭望》2010年第35期48-48,共1页
本周,温家宝总理在深圳考察时的讲话,引起网民对政治体制改革的前景充满期待;因菲律宾警方处理不当致使8名香港同胞在劫持人质事件中遇难,则激起了网民对菲政府和警方的强烈不满和“怒骂”;此外,媒体有关北京交通拥堵将于5年后达...
关键词:政治体制改革 劫持人质事件 温家宝总理 香港同胞 交通拥堵 网民 菲律宾 警方 
人质事件频发的警示
《瞭望》2008年第50期28-28,共1页林蔚 
最近,在11月28日至12月6日的不到十天时间里,接连发生在北京、云南、河南、四川的5起绑架劫持人质事件,通过互联网的快速传播,在人们心里播撤了某种不安情绪的同时,也为人们敲响了安全警钟。
关键词:劫持人质事件 不安情绪 互联网 
人质事件击伤美韩关系
《瞭望》2007年第34期58-58,共1页孙茹 
人质事件短期内可能升高韩国人的反美情绪。
关键词:美韩关系 人质事件 反美情绪 韩国人 
人质事件再唤海外安全意识
《瞭望》2005年第4期29-29,共1页齐云鸿 
2005年1月18日,8名来自中国福建的中国公民被证实在伊拉克遭到武装分子绑架。胡锦涛、温家宝等国家领导人高度关切,指示有关部门全力解救被挟持人质。外交部和驻伊使馆等有关部门立即行动起来,寻求伊拉克穆斯林长老会等组织和相关友...
关键词:中国公民 人质事件 绑架 伊拉克穆斯林长老会 胡锦涛 外交部 国家领导人 部门 温家宝 福建 
全球恐怖事件此起彼伏 "恐"与"反恐"被赋予更深刻的政治和战略内涵被引量:1
《瞭望》2004年第52期24-24,共1页任卫东 
俄罗斯不断受恐怖袭击,车臣成为俄之痛。2月6日莫斯科地铁爆炸造成多人伤亡;3月11日,4列旅客列车在西班牙马德里同时爆炸,造成191人死亡,1500多人受伤;5月9日,车臣总统在爆炸中丧生;6月21日,俄印古什共和国遭恐怖分子袭击;8...
关键词:车臣 恐怖分子 共和国 反恐 受伤 劫持人质事件 恐怖事件 国别 生意 战略 
绑架毒瘤缘何而生
《瞭望》2004年第46期53-53,共1页蒋晓峰 
11月9日,伊拉克临时政府总理阿拉维的3名家庭成员在巴格达遭绑架。这起事件使伊拉克的绑架潮又升了一级。
关键词:伊拉克 人质事件 社会治安 政治矛盾 
焦点人物
《瞭望》2004年第29期21-21,共1页
吴华:重庆“井喷”事故六人受审 7月14日起,法院开始公开审理重庆开县“12·23”井喷事故犯罪嫌疑人: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石油钻探公司原副经理、总工程师、公司应急指挥中心主任吴华以及其他涉案人员吴斌、肖先素、王建东、宋涛、向一明...
关键词:吴华 哈尔比 本·拉丹 卡奇 联合国 伊拉克 克鲁斯 人质事件 龚建平 重大责任事故罪 
④莫斯科发生恐怖劫持人质事件
《瞭望》2002年第52期51-51,共1页
十月二十三日,约五十名持枪车臣非法武装分子闯进莫斯科 市的一家文化宫,将正在那里观看演出的观众约千人劫为人 质。十月二十六日,俄罗斯特种部队经过四十多分钟的激战,救出了七百五十多名人质,但有一百一十九名人质死亡。当场击毙匪...
关键词:劫持人质事件 车臣 抓获 特种部队 恐怖 莫斯科 俄罗斯 十六 家文化 名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