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宪法

作品数:223被引量:29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盐野宏陈阵王贵松邱静耿丽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东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日本“对敌基地攻击能力”讨论新动向被引量:4
《日本学刊》2022年第2期135-160,163,166,共28页邱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日本改宪动向及其对中日关系影响研究”(编号:18BGJ034)。
2020年日本再度进行“对敌基地攻击能力”讨论。以安倍晋三内阁主张为代表的本轮讨论是对鸠山一郎内阁相关见解的断章取义,脱离了“专守防卫”方针,违背了《日本国宪法》并涉嫌违反国际法,意味着日本政界部分保守势力仍未摆脱战前实用...
关键词:对敌基地攻击能力 专守防卫 日本国宪法 国际法 
“国家神道”概念再考——以加藤玄智“国家神道”论为中心
《日本学刊》2021年第S01期165-165,共1页秦莲星 刘岳兵 
“国家神道”作为近代日本兼具政治和宗教双重性质的国家意识形态,是驱使日本国民参与战争的有力思想武器。但是,近年来,部分保守派学者以《神道指令》为依据,企图歪曲“国家神道”概念,开脱战争责任,并以此对日本国宪法规定的“政教分...
关键词:国家神道 日本国宪法 国家意识形态 政教分离 双重性质 保守派 《神道指令》 战争 
东京教育大学文学部教授会设置运动与家永三郎——家永的民主主义精神与“学问自由”认知的确立过程
《南开日本研究》2020年第1期262-279,共18页小田直寿 周志国(译) 吴呈苓(校对) 
本文是笔者关于家永三郎研究系列的一部分,主要探讨20世纪50年代早期家永确立强烈的民主主义精神和"学问自由"认知的过程。一般认为,50年代家永三郎采取诸多行动,成为一名和平主义者和民主主义者。然而就此时的具体过程而言,尽管该认知...
关键词:家永三郎 日本国宪法 和平主义 民主主义 学问自由 
日本共产党关于“天皇制”的概念形成、嬗变与认识变迁被引量:5
《日本学刊》2019年第5期96-115,共20页陈月娥 
“天皇制”概念由日本共产党最先提出,是该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近代日本国家体制和政权结构之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是日本共产党与党内的解党派和劳农派进行激烈政治斗争的产物。二战后,日本共产党“打倒天皇制”的呼吁引起了日本社...
关键词:天皇制 日本共产党 日本马克思主义 民主主义 日本国宪法 
日本的象征天皇制度被引量:1
《国际研究参考》2019年第7期8-12,共5页霍建岗 
日本的象征天皇制度,是二战后基于《日本国宪法》而形成的具有日本特色的制度,并非标准意义上的君主立宪体制。天皇的地位特殊,只是“国家与国民统一的象征”,没有关于国政的一切权力,并非当然的国家元首,国事行为必须接受内阁的建议与...
关键词:天皇制度 日本特色 《日本国宪法》 国家元首 君主立宪 二战后 非标准 权力 
“安倍四选”源自内政外交困局
《公共外交季刊》2019年第2期40-46,122,共8页陈洋 
自2019年年初,关于安倍是否在2021年第3个自民党总裁任期结束后继续担任自民党总裁以及继续担任日本首相,实现第四次连任的话题在日本引起关注。笔者认为,这种预热讨论深层次反映出了安倍政权正面临着很多难以在短期内解决的内政外交课...
关键词:对朝政策 日朝关系 日本首相 内政外交 安倍政权 北方四岛 安倍晋三 日本国宪法 
德仁的“令和”时代将有怎样的历史使命?
《新民周刊》2019年第17期80-83,共4页姜浩峰 
美籍首席检察官季南明确告知:'使天皇免受审判是盟国的政治决定。'根据1947年施行的《日本国宪法》,天皇作为国家和国民团结的象征,只有礼仪和形式上的职权。日本要换天皇了。德仁即将即位。他是二战以后日本第二位即位天皇。1989年1月7...
关键词:天皇大帝 日本国民 天皇制 明仁天皇 《日本国宪法》 《皇室典范》 
地方公共团体条例制定权的界限和扩张可能性——以地方分权改革在日本的展开为切入点
《日本法研究》2018年第1期71-99,共29页李侑娜 
序论中国在2015年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以下简称《立法法》),对设区的市赋予立法权,实现了地方的立法权限的扩张。[1]韩国也在2018年3月公开了文在寅宪法修正案,[2]宣布建立地方分权国家并扩张地方公共团体的自治权。[3]可见...
关键词:地方分权 日本国宪法 制定权 地方自治法 公共团体 
安倍修宪与日本国家战略目标探析被引量:3
《日本学刊》2017年第5期14-32,共19页郝月峰 毕亚娜 
在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大变革的时代,日本今日的修宪与20世纪相比,在目的和作用等方面均发生了较大变化。安倍政府将修宪置于国家战略的高度,秉持强烈的"使命感",致力于实现修宪问题的"历史性突破",赋予修宪以更新的内涵、更多的功能...
关键词:安倍晋三 修宪 日本国家战略 日本国宪法 
战后日本制宪过程中的政治交换——兼论日本的修宪指向被引量: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160-167,共8页周颂伦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重大项目"东亚世界的裂变--关于东亚国际政治对立局面形成之文化探源"(14JJD770005)
放弃战争权是美国方面对日促降的首要条件,维系天皇制则是日本濒临败战危局仍竭力试图保留的要求。在《日本国宪法》的制定过程中,放弃战争权与象征天皇制完成了事实上的政治性交换,《日本国宪法》得以成立,日本国家顺利重建。在这一交...
关键词:二战后 日本修宪思路 放弃战争权 象征天皇制 政治交换 《日本国宪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