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修宪

作品数:52被引量:5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陈卓武张晓磊吴琪包霞琴刘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暨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外国法制史研究》《方圆》《信息导刊》《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战后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战后日本制宪过程中的政治交换——兼论日本的修宪指向被引量: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160-167,共8页周颂伦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重大项目"东亚世界的裂变--关于东亚国际政治对立局面形成之文化探源"(14JJD770005)
放弃战争权是美国方面对日促降的首要条件,维系天皇制则是日本濒临败战危局仍竭力试图保留的要求。在《日本国宪法》的制定过程中,放弃战争权与象征天皇制完成了事实上的政治性交换,《日本国宪法》得以成立,日本国家顺利重建。在这一交...
关键词:二战后 日本修宪思路 放弃战争权 象征天皇制 政治交换 《日本国宪法》 
日本修宪与宪法第九条问题研究被引量:4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95-99,共5页管颖 吴琪 
美国"钦定"的《日本国宪法》第九条规定:放弃战争和武力威胁、不拥有一切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交战权。按照这一宪法规范,战后日本理应是一个放弃包括自卫战争权的非武装国家。然而,第九条并没有得到信守。美苏关系由协调走向对抗,进而...
关键词:日本 宪法第九条 修宪 规范变迁 战后体制 国家“正常化” 
战后日本修宪的态势及其背后的美国因素被引量:6
《东南亚研究》2008年第6期71-74,共4页陈卓武 
本文以二战后日本和平宪法为切入点,主要分析日本国内关于修宪与护宪的争议及其历史原因,并揭示日本修宪的态势及其背后的重要外因——美国因素所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根据美国的全球战略利益考量以及日美同盟的特殊关系来论证日本存...
关键词:日本 修宪 美国因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