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食效应

作品数:6被引量:1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陈利虎绳涛白玉铸赵勇杨磊更多>>
相关机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十二研究所河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电波科学学报》《地球物理学报》《灾害学》《地域研究与开发》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基于MF雷达观测的D区日食效应的研究被引量:7
《地球物理学报》2011年第4期942-949,共8页李娜 陈金松 赵蕾 赵振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04040);电波环境特性及模化技术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9140C0803020905)资助
本文利用昆明站(25.6°N,103.8°E)MF雷达在2009年7月22日的观测数据,研究了这次日食期间D区电子密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日食的开始,D区电子密度逐渐减小,在食甚后,电子密度开始恢复.但观测发现电子密度不与日食同步,而是存在一个大约...
关键词:MF雷达 日食 电子密度 有效复合系数 D区 
用地磁脉动日食效应探讨甚低纬Pc3-4地磁脉动源被引量:3
《地球物理学报》1999年第4期460-464,共5页王德驹 陈斯文 周国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774247
在3次日食期间,利用甚低纬区和从低纬到甚低纬过渡区地面站进行的地磁脉动观测资料,分析了Pc3-4地磁脉动的南北分量(H)和东西分量(D)在H-D平面内矢端图主轴方向的变化.结果表明,当观测点纬度低于日全食带纬度时,H-D矢端图主轴...
关键词:甚低纬 磁脉动源 日食效应 过滤机制 
日食形成旱涝的耗散结构理论探讨被引量:3
《灾害学》1991年第3期89-93,共5页赵得秀 赵文桐 
本文以大气长波形成的耗散结构理论为依据,论述了日食激发大气长波的机理,从而得出日食是形成水旱灾害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干旱 水灾 日食效应 耗散结构理论 
中层大气的日食效应的研究被引量:2
《电波科学学报》1990年第1期44-48,共5页黄泽荣 沈力 李文涛 
本文分析了1987年9月23日日环食期间利用 LF 无线电波传播实验所得的观测记录。结果表明:日食期间 LF 天波的相位和振幅都有明显的日食效应,特别是振幅呈现周期性的衰减型振荡。同时,还根据大气的运动方程在理论上计算了日食引起的中层...
关键词:日食 电波传播 日食效应 
日食效应相似年理论的验证与应用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1989年第3期51-59,共9页孙保沭 
本文利用黄河三门峡站的径流资料,通过相关分析和统计检验的方法,对日食效应相似年理论进行了验证。指出了该理论在长期水文预报中的应用前景,在天文学与水文学的结合方面做了大量尝试。
关键词:日食效应 长期水文预报 统计检验 
论水旱灾害的发生与日食效应的关系被引量:2
《地域研究与开发》1983年第1期13-22,共10页赵得秀 
水旱灾害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特别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我国对水旱灾害的记载有极为久远的记录。殷墟甲骨文中即有雨旱的卜辞。周书:“天有四殃,水旱饥荒,其至无时”。在历代史书上亦都有大水、大旱的记载,散存于各地的碑、...
关键词:日食效应 沙罗周期 水旱灾害 热力机 大气环流 赤道 中心食 灾害性天气 太阳幅射 近极地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