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瓦戈医生

作品数:480被引量:18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孙磊汪介之汪磊何洁芳张纪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书屋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灵魂安放在哪里——重读《日瓦戈医生》被引量:1
《书屋》2018年第10期71-75,共5页郭绍敏 
拉拉是小说《日瓦戈医生》的女主角。 少女拉拉是一个发育完全、出落标致的姑娘,“素手纤纤”,“胸脯紧绷绷的”,有一种纯洁的“灵性美”。男人看了没有不动心的,何况科马罗夫斯基这样的“老色狼”,他在去看望老情人拉拉母亲的时...
关键词:《日瓦戈医生》 重读 灵魂 女主角 不动心 母亲 小说 
书屋絮语
《书屋》2016年第6期1-1,共1页邵水游 
最早读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就知道它主要的翻译者蓝英年先生;后来他成为杂志的作者,又承他赠送些著作,每一次都有所触动。一则是,老辈文人的礼数,让你赞叹,作者与编者的互动极为顺畅;二则是先生的文思如泉涌,佳作堆积如山,其...
关键词:文思如泉 日瓦戈医生 帕斯捷尔纳克 塞纳河畔 老而弥坚 俄罗斯文学 奥义书 令人 印度本土 苏联时期 
帕斯捷尔纳克的“拉拉”
《书屋》2012年第11期16-20,共5页余凤高 
1995年9月8日,奥尔迦·伊文斯卡娅因癌症病逝,《纽约时报》在9月13日刊载的“讣告”中,把她和俄国两位大诗人生活中的女子相提并论,说:“有如若无安娜·凯恩,普希金就不完整,若无伊莎多拉,叶赛宁就什么也不是;倘若没有奥尔迦...
关键词:帕斯捷尔纳克 《日瓦戈医生》 《纽约时报》 普希金 叶赛宁 诗人 安娜 
刹那间,爱柔和了永恒——从《相见恨晚》到《这一代人的怕和爱》
《书屋》2011年第4期38-40,共3页苏翔 
名导演大卫·里恩(David Lean),当年以《阿拉伯的劳伦斯》一举成名,之后他将帕斯捷尔纳克的苦难小说《日瓦戈医生》搬上荧幕,赢得五座奥斯卡小金人,他一生仅拍摄了十六部电影,部部都是无可挑剔,其中一部黑白电影《相见恨晚》尤为醒目...
关键词:《相见恨晚》 《阿拉伯的劳伦斯》 《第二钢琴协奏曲》 《日瓦戈医生》 柔和 帕斯捷尔纳克 拉赫玛尼诺夫 黑白电影 
戴着镣铐的“诗意”
《书屋》2010年第6期52-54,共3页陈璀 
《日瓦戈医生》是帕斯捷尔纳克唯一的一部长篇,也是二十世纪文学史上备受争议、命途多舛的一部小说。它曾招致一场巨大的“帕斯捷尔纳克事件”,最终被俄国主流文学界排斥了三十年。因为它,帕斯捷尔纳克在1958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关键词:帕斯捷尔纳克 《日瓦戈医生》 诗意 诺贝尔文学奖 生命存在 二十世纪 作家协会 “冷战” 
爱冬妮娅,也爱保尔被引量:2
《书屋》1998年第2期40-41,共2页曾祥明 
读了刘小枫的《记念冬妮娅》(《读书》1996年4期),勾起了我对冬妮娅的美好的回忆。 和刘小枫一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也是我读的第一本长篇小说,也是上高小时在多雾的重庆读的,只不过他在城里,而我却在南岸区的乡下。相同的年龄、相...
关键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献身革命 长篇小说 评论者 《日瓦戈医生》 艺术形象 女高中生 “这一个” 南岸区 “不平则鸣” 
“我没有被扼杀掉”
《书屋》1996年第4期46-47,共2页汪政 
《人与事》是前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的自传和书信集。帕氏是《日瓦戈医生》的作者,读过《日瓦戈医生》的人大概不少,若再看看《人与事》,就会知道这部获诺贝尔奖的名著来之不易。文学总是痛苦的产物,这恐怕是每个民族都存在的文化现象...
关键词:《日瓦戈医生》 帕斯捷尔纳克 诺贝尔奖 知识分子 文化现象 书信集 艾特玛托夫 人的存在状态 诺贝尔文学奖 历史哲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