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送风法

作品数:30被引量:2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斌陈忠更多>>
相关机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更多>>
相关期刊:《当代畜牧》《青海农牧业》《上海畜牧兽医通讯》《中国乳业》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母牛产后瘫痪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被引量:2
《现代畜牧科技》2021年第5期92-93,共2页高海龙 
母牛产后瘫痪是成年母牛分娩结束后突然出现的一种严重的营养代谢疾病,主要是由于机体缺乏钙、磷引起的,通常是第3~6胎次的高产母牛易发,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给养牛业造成非常大的危害。大部分母牛通常在分娩结束后的72h内发生瘫痪...
关键词:母牛 产后瘫痪 发生原因 临床症状 治疗 乳房送风法 饲养管理 
某奶牛场产后瘫痪综合防治技术分析被引量:1
《中国畜禽种业》2020年第12期95-96,共2页王勇民 
奶牛产后瘫痪是奶牛常见营养代谢性疾病。本文阐述了本病的临床症状、发病机理,介绍了某奶牛场对该病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关键词:奶牛产后瘫痪 防治技术 乳房送风法 
奶牛产后瘫痪综合防治技术
《中国牛业科学》2020年第6期92-93,共2页王晓康 
奶牛产后瘫痪是奶牛常见营养代谢性疾病。本文阐述了本病的临床症状、发病机理,介绍了某奶牛场对该病的综合防治技术方案。
关键词:奶牛产后瘫痪 防治技术 乳房送风法 
奶牛产后瘫痪综合防治技术方案被引量:1
《中国乳业》2020年第6期64-65,共2页杜军艳 
奶牛产后瘫痪是奶牛常见营养代谢性疾病。以遂平县某奶牛场产后瘫痪奶牛的前后治疗效果对比为例,阐述该病的临床症状、发病机理、综合防治技术方案。
关键词:奶牛产后瘫痪 防治技术 乳房送风法 
奶牛生产瘫痪的中医治疗方法被引量:2
《中兽医学杂志》2018年第7期24-24,共1页杨生勇 
奶牛生产瘫痪,又称产后瘫痪、乳热症、产后低血钙症和产后癫痫,是奶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代谢性疾病,病牛特征是低血钙,四肢瘫痪,舌、咽、肠道麻痹及知觉丧失或抑制。牧场的发病率达25%~30%。奶牛生产瘫痪的发病率与其产奶量直...
关键词:生产瘫痪 非典型性 乳房送风法 
羊产后瘫痪的综合防治要点被引量:1
《黑龙江动物繁殖》2017年第6期39-40,共2页王强 
羊产后瘫痪又称羊低钙血症或乳热病,为典型的急性神经疾病。一般山羊与绵羊均可患此疾病,但山羊患病率较高,某些2~4胎的高产奶山羊存在重复发病的情况。该疾病主要发生在成年母山羊,常发生于其产前或者产后数日内,少数发生于其它时期。
关键词:产后瘫痪 母山羊 神经疾病 防治要点 热病 血钙 乳房送风法 绵羊 数日 养殖户 
牛产后瘫痪的综合防治被引量:1
《中兽医学杂志》2017年第6期26-27,共2页张虎 
产后瘫痪是母畜产后突然发生的一种急性神经性、代谢性疾病,此病多发生于奶牛,不过黄牛母畜也有发生,又称生产瘫痪、产后低血钙症等。1发病原因本病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由于病牛的血糖及血钙过低,大多数人认为血糖及血钙减少...
关键词:产后瘫痪 血钙过少 生产瘫痪 低血钙症 血糖 代谢性疾病 甲状腺机能 综合防治 乳房送风法 钙盐 
母牛产后瘫痪的发病因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被引量:2
《现代畜牧科技》2017年第4期142-142,共1页岳宪志 
母牛产后瘫痪是一种常见的营养代谢疾病,通常在分娩前后容易发生,临床上的主要特征是肌肉无力,行走蹒跚,往往卧地不起,体轴从头部到胛部形成"S"状弯曲,四肢瘫痪或者陷入昏迷等。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就会导致局部肌肉发生缺血性坏死,...
关键词:母牛 产后瘫痪 病因分析 临床症状 补钙剂 乳房送风法 合理挤乳 
奶牛产后瘫痪的治疗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年第11期181-181,共1页蔚长辽 乔文军 张靖 
产后瘫痪又称乳热症,多在产后1~3d突然发病,是以瘫痪和昏迷为特征的急性低血钙症,本病多发生在5~9岁高产奶牛。多胎多产,产乳量高,摄入能量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基础性原因,产后大量泌乳而失钙是其诱因。在高钙饲料条件下甲状腺机能下降,甲...
关键词:产后瘫痪 静脉补钙 乳房送风法 低血钙症 骨钙动员 乳热症 泌乳 甲状腺机能 产乳量 饲料条件 
奶牛产后瘫痪的防治
《中国牛业科学》2016年第4期92-,共1页姬守博 
奶牛产后瘫痪也叫乳热症或奶牛低钙血症,是奶牛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低血钙、全身肌肉无力、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1病因2临床症状2.1典型症状病程发展很快,从开始发病到出现典型症状,整个过程不超过12h。病初...
关键词:奶牛产后瘫痪 维丁 肌肉注射 肌内注射 病牛 乳房送风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