鳃腺炎

作品数:39被引量:1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赵春光林玮王丽雅高如承江剑平更多>>
相关机构:集美大学杭州市龟鳖研究所福建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水产》《科学养鱼》《中国兽医杂志》《淡水渔业》更多>>
相关基金:福建省教委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甲鱼鳃腺炎病的防治
《湖南农业》2014年第10期35-35,共1页徐君辉 
甲鱼鳃腺炎病是一种传染快、死亡率高、危害大的疾病,一旦发病几乎所有的甲鱼都会感染甚至造成毁灭性灾害。
关键词:鳃腺炎病 甲鱼 防治 死亡率 发病 
鳖鳃腺炎的病原和病理学研究现状和问题
《水产养殖》2014年第4期7-10,共4页徐培培 潘连德 
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ZF1206)
介绍了鳖鳃腺炎的一般临床症状、病原学和病理学研究现状以及实际生产中的防治办法。对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环境因素和其他因素的研究进行了阐述,总结了目前生产中预防和治疗的方法,提出对"鳃腺炎"病名的质疑,疾病模型的研究是急需解决...
关键词:中华鳖 鳃腺炎 病原学 病理学 
广西:鳖鳃腺炎病将局部暴发
《海洋与渔业(水产前沿)》2013年第9期64-65,共2页
一、7月份病害流行情况 7月,危害广西水产养殖动物的病害有对虾红体病、偷死病和鱼链球菌病、细菌性败血症、肠炎病、赤皮痫、炉鳃病、小瓜虫病、车轮虫病、锚、大鳋痫及蹩溃疡综合症11种,各种病害造成养殖动物死亡重量535万千克,...
关键词:鳃腺炎病 广西 水产养殖动物 细菌性败血症 经济损失 流行情况 链球菌病 小瓜虫病 
中草药防治甲鱼鳃腺炎病效果显著
《渔业致富指南》2012年第14期55-55,共1页李志安 
据悉,用大青叶20mg/L、板蓝根40mg/L水煎剂全池均匀泼洒.可有效防治甲鱼鳃腺炎病。病隋严重的甲鱼注射复方大青叶和板蓝根注射液,剂量为2mL/kg甲鱼,每日2针,然后将其浸入60mg/L的大青叶、板蓝根合剂,疗效显著。
关键词:鳃腺炎病 中草药防治 甲鱼 大青叶 板蓝根 有效防治 注射液 水煎剂 
稚幼鳖白斑病的防治
《河北渔业》2011年第12期49-49,共1页孟改青 马光 
在工作中经常遇到大批稚幼鳖发病,比如白斑病和鳃腺炎等,给养殖户造成很大损失,经过我们多次诊断治疗,效果明显,总结了一些治疗方法,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白斑病 幼鳖 防治 诊断治疗 鳃腺炎 养殖户 发病 
温度回升须防鳖病
《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2011年第5期45-45,共1页
进入春季.当水温升至18℃~25℃时.容易出现的甲鱼疾病有氨中毒、钟形虫病、红脖子病、腐皮病和水霉病。若治疗不及时.多数甲鱼则会继发感染鳃腺炎病.
关键词:鳖病 温度 甲鱼疾病 钟形虫病 红脖子病 鳃腺炎病 继发感染 水霉病 
甲鱼鳃腺炎病的防治
《湖南农业》2010年第11期26-26,共1页徐君辉 
1.症状 该病可分为出血型、失血型和混合型3种。①出血型鳃腺炎:底板、四肢有积水性红斑,口、鼻、泄殖孔出血,鳃状组织发炎、出血,肺暗紫色、充血,胃肠有不同程度的病变,内有凝血块,多为花肝并有出血点,有溶血性腹水,肾、脾...
关键词:鳃腺炎病 防治 甲鱼 血型 混合型 出血 泄殖孔 溶血性 
龟鳖鳃腺炎与肠炎病防控
《海洋与渔业(水产前沿)》2010年第5期47-48,共2页赵春光 
春夏交季,很容易发生甲鱼鳃状组织坏死症和龟肠炎病,且一旦流行,极易形成暴发性疾病,难以治疗。应从改善水环境、控制投饵。
关键词:肠炎病 龟鳖 鳃腺炎 防控 暴发性疾病 组织坏死 放养密度 水环境 
龟鳖鳃状组织坏死症的发生原因与有效预防
《科学种养》2009年第7期47-47,共1页赵春光 
龟鳖鳃状组织坏死症俗称龟鳖鳃腺炎,由于龟鳖鳃状组织是龟鳖在特定环境中(如越冬期在水中)的主要呼吸器官,一旦发病流行就很难治疗,死亡率多在50%以上,严重的几乎全军覆没。近年来该病的流行呈上升趋势,是目前继鳖赤白板病后的...
关键词:鳃腺炎 龟鳖 组织 预防 坏死 原因 呼吸器官 上升趋势 
甲鱼鳃腺炎综合防治措施
《渔业致富指南》2009年第10期50-51,共2页吴海明 
甲鱼鳃腺炎病是一种发病快、传染性强、死亡率高、有效治疗难的灾害性疾病。此病始发时,死亡的个体数量少,多伴有腐皮、穿孔、瘦弱等明显症状,并常与水质恶化、急性肠胃炎、强烈的应激反应并发,极易误诊。该病一旦发生,损失严重。...
关键词:综合防治 鳃腺炎病 甲鱼 灾害性疾病 急性肠胃炎 个体数量 水质恶化 应激反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