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北

作品数:2323被引量:1844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苗普支玲刘冰朱教君孙垂河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仁用杏和巴旦杏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中国科技成果》2016年第3期22-23,共2页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3BAD14B02).
仁用杏在中国栽培历史约3500年,经济寿命达100年以上,被称为“铁杆庄稼”“绿色银行”。仁用杏广泛分布于我国“三北”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全国栽培面积约135万公顷,是我国“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林业重点工...
关键词:仁用杏 巴旦杏 “三北”防护林工程 生态经济树种 示范 技术 生产 “三北”地区 
三北防护林工程区植被景观格局变化分析被引量:23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年第12期85-90,共6页陈赛赛 孙艳玲 杨艳丽 王中良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2012BAC07B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01022;41471001)资助
基于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3年4个时相的SPOT/NDVI数据,运用Arc GIS10.2和景观生态学的分析方法,对三北防护林工程区植被景观格局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景观特征上,14年来工程区植被景观形态趋向复杂,中高度及高度覆盖景观...
关键词:三北防护林 植被景观格局 景观指数 NDVI 
构建大尺度绿色廊道,保护区域生物多样性被引量:34
《生物多样性》2014年第2期242-249,共8页穆少杰 周可新 方颖 朱超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C01B08);环保公益类项目(201209027);环境保护部"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
生境破碎化可导致物种数量减少、死亡率增加及迁移率下降,是生物多样性降低与物种灭绝的重要影响因素。构建绿色廊道可将彼此隔离的植被斑块连接起来,有助于减少甚至消除景观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国外的生态环境保护组织较早地意...
关键词:景观连通性 三北防护林 自然保护系统 城市绿道网络 
近25年三北防护林工程区土地退化及驱动力分析被引量:50
《地理学报》2012年第5期589-598,共10页黄森旺 李晓松 吴炳方 裴亮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I-YW-08-03);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11BAH23804)~~
以长时间序列的遥感数据NOAA/AVHRRNDVI为基础,利用Sen趋势度与Mann-Kendall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区1982年到2006年土地退化趋势,结合气候因子降雨,运用残差法模型评价了人类活动在工程区内土地退化中所起的作用。结...
关键词:土地退化 遥感 Sen+Mann-Kendall 残差法 空间变化 三北防护林 
三北防护林呼唤生态文明被引量:7
《生态学杂志》2009年第9期1673-1678,共6页姜凤岐 于占源 曾德慧 朱教君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1-YW-08-0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资助(2006BAC01A12和2006BAD26B0201-1)
以文献资料为基础,通过简要的生态风险分析和比较,对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三北工程)、土地荒漠化态势以及三北工程在荒漠化防治战略中的地位作出如下基本估计:1)三北工程建设成绩巨大,其生态、社会与经济效益有待进一步科学准确评估...
关键词:生态文明 荒漠化 生态风险分析 “生态三北”建设 
气候变化对三北防护林的影响与应对策略被引量:29
《生态学杂志》2009年第9期1702-1705,共4页姜凤岐 于占源 曾德慧 朱教君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C01A12和2006BAD26B0201-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资助(KZCX1-YW-08-02)
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气候变暖及其影响的研究数据,得出如下结论:中国三北地区气候正经历着暖干化的变化,未来几十年此种趋势将更加明显,位于三北东部的东北地区尤为突出。气候暖干化将带给三北防护林工程3方面的压力:1)干旱区和荒...
关键词:气候暖干化 三北工程 植被灌丛化 疏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