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三化螟

作品数:22被引量:1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阮宜斌戴桂珍林双喜薛根祥王泉章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漳州市农业局东台市植保植检站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农技推广》《中国农学通报》《江苏农业科学》《上海农业科技》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第三代三化螟产卵与水稻生育进程及品种关系探讨
《上海农业科技》2006年第5期81-82,共2页施晓钟 陆宪华 黄俭 顾慧萍 陆新达 
关键词:水稻三化螟 三代三化螟 生育进程 品种选择 产卵 产量构成 调查数据 大范围 
乙酰甲胺磷等农药对鱼、虾、蟹室内安全性试验初报被引量:3
《上海农业科技》2006年第4期75-76,共2页吴达粉 朱兆庆 胡莲生 阮书江 沙安勤 赵斌 
关键词:低毒农药 蟹田稻 安全性 乙酰甲胺磷 试验初报 三代三化螟   农业结构调整 
中稻抛秧栽培中三化螟的防治对策
《农家致富》2005年第8期32-32,共1页姜明 吴扣兰 
在沿江稻区.中稻抛栽方式避过或缩短水稻秧田遇一代三化螟的机会,致使一代种群数量下降,从而降低二代的发生量。但又由于抛秧稻前期生长优势明显、植株嫩绿.极易引诱螟蛾产卵,总体上加重了二代的发生危害程度。抛秧稻主要靠分蘖成...
关键词:防治对策 抛秧栽培 中稻 三代三化螟 水稻秧田 沿江稻区 种群数量 生长优势 危害程度 分蘖成穗 种群发展 抛秧稻 发生量 一代 二代 抛栽 产卵 螟蛾 引诱 植株 抽穗 适期 孵期 
植物源杀虫剂阿楝悬浮剂防治水稻三代三化螟药效初探
《上海农业科技》2005年第1期90-91,共2页吴爱国 葛桂芳 许莉 
为摸清植物源为主体的复配剂阿楝悬浮剂对水稻三代三化螟的控制作用,并明确其高效使用技术,特设本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药剂阿楝悬浮剂(3%印楝系和阿维菌素按3:2复配而成)、三唑磷(扬州大学农学院提供).
关键词:植物源杀虫剂 阿楝悬浮剂 水稻害虫 三代三化螟 药效试验 
几种药剂防治三代三化螟的田间药效
《现代农药》2004年第2期45-46,共2页王泉章 丁志宽 梅爱中 林双喜 薛根祥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三唑磷及其复配剂防治效果显著,保穗和杀虫效果均在90%以上,可在大面积上推广使用;库龙、稻丰散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作为与三唑磷类农药轮换交替使用的药种;锐劲特杀虫效果较好,但保穗效果较差,不宜用于防治三...
关键词:药剂 三代三化螟 三唑磷 水稻 杀虫效果 杀虫剂 
稻渔(蟹)共作系统中水稻安全优质高效栽培的研究 Ⅴ.病虫草发生特点与无公害防治被引量:11
《江苏农业科学》2004年第6期21-26,共6页杨勇 胡小军 张洪程 许轲 葛玉林 王宝银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 (编号 :2 0 0 2BA5 16A14 );江苏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 (编号 :BE2 0 0 13 3 0 )
与常规稻田相比 ,稻渔 (蟹 )共作稻田纹枯病、稻飞虱及稻纵卷叶螟等发生危害均较轻 ,条纹叶枯病发生略重于常规稻田 ,三化螟发生较为严重 ,草害发生较轻。稻渔 (蟹 )共作稻田具备较多农业防治的便利条件 ,耕翻灭茬、春季灌水可有效压低...
关键词:稻渔共作 条纹叶枯病 三代三化螟 乙酰甲胺磷 印楝素 无公害 
科学防治水稻后期病虫害
《新农药》2003年第4期38-39,共2页
关键词:防治 水稻 病虫害 四代纵卷叶螟 三代三化螟 二代二化螟 三代稻飞虱 穗颈瘟 稻曲病 纹枯病 水稻破口期 
几种新型杀虫剂防治三代三化螟田间药效试验
《中国农学通报》2003年第4期126-127,共2页王建富 周桂香 李金华 卜锋 林飞虎 
试验结果表明 ,每公顷用 2 5 %螟蛾杀星 15 0 0g、 5 0 %赛利 12 0 0~ 15 0 0ml、 2 0 %达斯奔90 0ml+90 %杀虫单 6 0 0g防治水稻三代三化螟均具有较好的保穗效果与杀虫效果 ,极显著高于常规药剂 90 %杀虫单 75 0g的防治效果 ;三代三...
关键词:杀虫剂 防治 三化螟 田间药效试验 保穗效果 杀虫效果 配方 水稻 
三代三化螟重发情况下化学防治技术的探讨
《植保技术与推广》2002年第5期11-12,共2页俞文伟 李安乐 高攀 苏良聪 
关键词:三代 三化螟 重发情况 化学防治技术 
2001年三代三化螟全面回升局部大发生的思考被引量:1
《上海农业科技》2002年第2期42-43,共2页沈洪坤 倪奇峰 吴志春 
关键词:原因分析 局部大发生 2001年 三代三化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