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叠

作品数:6350被引量:28059H指数:7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童金南李文厚江大勇田景春郑荣才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成都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急骤漫天泻浪潮:回望2.3亿年前晚三叠世卡尼期湿润幕(CPE)
《化石》2023年第1期20-23,共4页李世鑫 张廷山 曾建理 马知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972120,42172129);现代古生物与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编号173131)联合资助成果。
“CPE”名称的由来三叠系是中生代的首个年代地层单元,是继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后,生物逐渐复苏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古生代生物群逐渐消亡向现代生物群开始形成转变的过渡时期,其起始于距今2.52亿年前,结束于2.01亿年前,延续了约5100万年。
关键词:地层单元 晚三叠世 生物群 二叠纪末 生物大灭绝 卡尼期 三叠系 CPE 
海南岛北部中三叠世A型花岗岩的成因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4
《地球化学》2023年第1期69-83,共15页齐重向 温淑女 庞崇进 梁航 王勇 官军 余红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3020);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5GXNSFBA139182、2018GXNSFAA050041);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SKLIG-KF-14-06)联合资助。
海南岛北部儋州地区大面积出露三叠纪花岗岩体,其岩石成因与构造背景对揭示华南中生代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儋州大王岭花岗岩体的侵位时间为243±1.8 Ma,表明该岩体形成于中三叠世早期。儋州大王岭花岗...
关键词:中三叠世 A型花岗岩 壳源部分熔融 锆石HF同位素 海南岛 
北羌塘北缘多彩三叠纪高硅花岗岩的成因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1
《岩石矿物学杂志》2022年第6期1061-1079,共19页徐雨 刘彬 马昌前 孙洋 赵少卿 黄坚 严溶 董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30309,41502050);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PRP/open-1908);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60022);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流学科开放基金(2019KFJJ0818017)。
高硅花岗质岩浆作用不仅是衡量大陆地壳成熟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而且能为示踪陆壳生长过程和稀有金属成矿提供非常关键的信息。然而,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这一特殊花岗质岩浆的起源、演化及其相关地球动力学背景还存在较大的分歧。本文选择...
关键词:高硅花岗岩 浊积岩 三叠纪 北羌塘 青藏高原中部 
贵州盘州中三叠世Mixosaurus panxianensis(盘县混鱼龙)前肢形态差异及种内变化探讨
《古生物学报》2022年第4期643-653,共11页周敏 江大勇 Ryosuke Motani 鲁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2016,41402014,42172008,40920124002,41920104001);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2016]支撑2904号);科技部项目(2016YFC0503301);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23107,143108);高校博士点基金(20120001110072);安徽省自然资源厅科技项目(2021-k-13);安徽省公益性地质工作项目(2021-g-2-16)联合资助。
混鱼龙科除Mixosaurus cornalianus之外的其他属种由于化石材料稀少、保存破碎,此前对其形态解剖学特征,特别是前肢形态结构特征及其生长发育过程和种内差异认识存在局限。经对发掘自贵州省盘州市(原为盘县)新民乡及邻区多件不同大小的M...
关键词:混鱼龙 生长发育 中三叠世 贵州 盘州 
北盘江三叠系飞仙关组紫色砂岩风化土壤保水性改良研究
《贵州地质》2022年第2期152-158,共7页刘丽 魏晓 文雪峰 彭益书 周发 杨昌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67032、41473027);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SKLEG2021212);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黔科合基础-ZK[2021]232)。
为厘清保水剂和生物炭对紫色土保水性的影响,通过室内土柱实验,设置添加保水剂和生物炭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土壤吸水倍数、土壤水分蒸发率及保水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改良措施均可提高紫色土的吸水倍数,保水剂对紫色土吸水倍数的提...
关键词:北盘江 三叠系 飞仙关 土壤改良 砂岩风化 
滇西巍山地区上三叠统诺利阶三合洞组牙形石年代及沉积相分析被引量:2
《古生物学报》2022年第1期51-64,共14页吴强旺 杜怡星 金鑫 时志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02106);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MG201903)联合资助。
滇西兰坪–思茅地块晚三叠世诺利期(Norian)发育一套海相碳酸盐岩沉积(三合洞组)。对巍山三合洞剖面进行了实测与采样,分离了三合洞组碳酸盐岩中的牙形石,经鉴定其种属为Epigondolellavialovi,Epigondolella uniformis和Epigondolella a...
关键词:牙形石 沉积微相 诺利期 晚三叠世 云南 
安徽巢湖下三叠统初始巢湖裂齿鱼的再研究被引量:1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第5期852-864,共13页戴岩林 孙作玉 鲁昊 江大勇 周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20104001,41572008,41876124);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43108,173123)资助。
初始巢湖裂齿鱼(Chaohuperleidus primus)产自安徽省巢湖市马家山采石场南陵湖组上段地层(早三叠世奥伦尼克期斯帕斯亚期),由于模式材料保存很差,其骨骼学特征未被完整地记述。依据模式材料及同一层位发现的3件保存完整的新材料,补充描...
关键词:巢湖裂齿鱼属 斯帕斯亚期 早三叠世 安徽 
青海共和盆地中三叠世花岗岩组合岩石成因: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约束被引量:15
《岩石学报》2020年第10期3152-3170,共19页陈希节 贠晓瑞 雷敏 蔡志慧 张盛生 刘若涵 李毅兵 何碧竹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先导研究项目(A1903);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项目(J1901-20-4);南京大学内生金属成矿机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20-LAMD-K04);青海省重点研发计划(2018-SF-109);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重大专项(GML2019ZD0201);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90006、DD20190131)联合资助。
青海共和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以往有关共和盆地及邻区早-中三叠世岩浆岩成因机制的认识分歧较大,且研究主要集中在露头岩石方面。本文以共和盆地干热岩GR1井深部花岗岩岩芯样品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岩石学、长石电子探针、主微量...
关键词:共和盆地 干热岩 中三叠世 花岗岩组合 俯冲-碰撞转换 
巴颜喀拉中部三叠纪称多高镁闪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岩石成因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8
《矿物岩石》2020年第2期36-47,共12页马骥 刘彬 孙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2050);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PRP/open-1908);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60022);长江大学长江青年基金项目(2015cqn29)。
本次研究通过对巴颜喀拉中部称多地区三叠纪高镁闪长岩开展系统的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综合研究,深入剖析其岩石成因,在此基础上与北羌塘地体北部同时期典型高镁闪长岩进行对比,进而为深入理解巴颜喀拉-松潘-甘孜地体三叠...
关键词:高镁闪长岩 地球化学 岩石成因 三叠纪 巴颜喀拉 
北羌塘三叠纪辉石闪长玢岩的成因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被引量:2
《地球科学》2020年第5期1490-1502,共13页杨凯 刘彬 马昌前 孙洋 张飞 牟进忠 何雨 肖露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项目(No.PRP/open-19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502050);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No.DD20160022);长江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流学科开放基金项目;长江青年基金项目(No.2015cqn29);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No.2016011)。
尽管大量的研究发现青藏高原中部地区发育有三叠纪大规模岩浆活动,然而对于这些岩浆活动的成因机制以及深部动力学背景等问题的认识还存在很大的分歧.通过对青藏高原中部北羌塘地区三叠纪典型辉石闪长玢岩开展了系统的锆石U-Pb年代学、...
关键词:三叠纪 闪长玢岩 岩石成因 古特提斯洋 北羌塘 岩石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