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志强

作品数:98被引量:928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更多>>
发文主题:晚三叠世古气候卡尼期四川盆地早三叠世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矿床地质》《沉积学报》《地质通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四川盆地东南部上二叠统龙潭组沉积相新认识
《矿物岩石》2024年第4期125-137,共13页李昌昊 时志强 闫长辉 邓虎成 田园媛 李瑞雪 
近年来在四川盆地关于龙潭组煤层气、页岩气等方面取得较多勘探进展,但关于龙潭组沉积学研究仍较为薄弱。通过对川东南地区两口取心井及9条野外剖面龙潭组沉积岩的野外观察及显微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观察及微量元素测试等分析,对川东南...
关键词:上二叠统 龙潭组 沉积相 微量元素 川东南地区 
中国北方侏罗系烧变岩露头区白色砂岩特征与成因分析
《古地理学报》2024年第6期1325-1337,共13页董燕 王美玲 陈彬 时志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2201006)资助。
中国北方烧变岩广泛发育,常见侏罗系煤层于中生代、新生代自燃形成的烧变岩。在烧变岩露头区,白色砂岩常与红色烘烤岩伴生,但国内外对其关注不够,成因不明。本次研究对伊犁、准噶尔、吐哈、鄂尔多斯等盆地周缘烧变岩区野外露头进行了观...
关键词:烧变岩 白色砂岩 沉积盆地 侏罗系煤层 中国北方 
天山北缘硫磺沟地区侏罗系烧变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5期854-866,879,共14页董燕 陈彬 王美玲 于茜 时志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01006)。
烧变岩在中国北方分布广泛,可能与砂岩型铀矿有成因联系,但一直以来研究者对其关注较少。新疆硫磺沟地区侏罗系煤系地层中广泛发育烧变岩。通过野外观察和岩石显微薄片、扫描电镜及电子探针分析,描述了硫磺沟地区烧变岩的颜色、结构构...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 烧变岩 砂岩型铀矿 天山造山带 硫磺沟 
假泥裂:上扬子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灰岩薄层中的网纹沉积构造
《沉积学报》2024年第4期1200-1211,共12页时志强 彭深远 王美玲 乔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2131);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21YJ0353)。
【目的】上扬子地区西北缘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二段薄层灰岩中发育类似泥裂的沉积构造,由于前人对其成因和沉积环境存在误解,因此订正该沉积构造的特征及其环境意义很有必要。【方法和结果】通过野外调查及显微薄片观察发现该套灰岩单层厚...
关键词:假泥裂 下三叠统 风暴沉积 沉积构造 介壳灰岩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诺利—瑞替期之交气候变迁及其驱动机制
《沉积学报》2024年第4期1212-1228,共17页陈俞超 金鑫 杜怡星 张云望 李滨兵 时志强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系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LQGZR2005)。
【目的】晚三叠世诺利—瑞替期之交(Norian-Rhaetian Transition,NRT)的古气候—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且伴随着全球性的碳同位素负漂和生物绝灭事件。目前多数NRT研究均聚焦于特提斯域的浅海相地层,而关于NRT时期陆地的气候与环境变迁...
关键词:晚三叠世 须家河组 古气候 风化指数 四川盆地 
川西北上寺剖面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一段砾屑灰岩沉积特征及成因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24年第2期384-398,共15页乔丹 张彪 银河 段雄 时志强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21YJ035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2131)。
广元上寺剖面早三叠世砾屑灰岩对上扬子地区P-T事件后的古环境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以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一段格里斯巴赫亚阶的砾屑灰岩为研究对象,通过沉积学、岩石学方法,结合不同砾屑灰岩碳、氧同位素变化特征来分析其可...
关键词:早三叠世 格里斯巴赫亚阶 飞仙关组一段 扁平砾屑灰岩 蠕虫状灰岩 
上奥陶统五峰组海底麻坑沉积的首次识别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
《古地理学报》2024年第2期255-268,共14页时志强 彭深远 赵子腾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21YJ035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272131)联合资助。
尽管海底麻坑普遍发育在现代海洋的多种环境,但关于深时、特别是古生代麻坑沉积的研究却极为罕见,研究者对其特征、成因、鉴别标志所知甚少。本次研究在重庆石柱地区柑子坪及歇步头剖面识别了发育在上奥陶统五峰组暗色细粒岩中的海底麻...
关键词:海底麻坑 细粒岩 五峰组 奥陶系 四川盆地 
云南保山红岩剖面诺利期牙形石Mockina slovakensis的发现及其对沉积环境的指示
《古地理学报》2024年第2期373-386,共14页郭豹 杜怡星 时志强 金鑫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2302131);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创新人才培养基金项目;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编号:MG201903)联合资助。
Mockina slovakensis是晚三叠世诺利期一个重要的牙形石属种,除了具有重要的地层学作用之外,它还能够指示特殊的沉积环境。本次研究在云南保山红岩剖面上三叠统大水塘组下段灰岩中发现了大量牙形石M.slovakensis,其在地层中占据统治地位...
关键词:诺利期 晚三叠世 牙形石 大水塘组 局限盆地 
四川盆地东南缘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白云岩特征及成因分析被引量:1
《矿物岩石》2023年第4期132-141,共10页葛禹 李昌昊 彭深远 赵子腾 时志强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21YJ035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272131)。
发育在前寒武系—古生界、中生界黑色页岩中的白云岩夹层常见,但研究甚少,对其特征和成因不甚明晰。位于四川盆地东南缘的黔北地区广泛发育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在桐梓赵家湾、桐梓白杨树等剖面见页岩中夹中层状深灰色白云岩,笔石种属鉴定...
关键词:四川盆地 早志留世 白云岩成因 龙马溪组 地球化学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下侏罗统富县组沉积物源分析——来自榆林安崖剖面砂岩的岩石学及元素地球化学证据被引量:2
《沉积学报》2023年第5期1414-1429,共16页张云望 金鑫 乔培军 李滨兵 洪彦哲 陈俞超 芦刚 杜怡星 时志强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MG201903)。
鄂尔多斯盆地位于华北克拉通的西部,处于中国西部活动带和东部稳定区域之间的结合部位,其物源体系研究是探讨该地区盆—山演化的关键,但是前人对于鄂尔多斯盆地下侏罗统的物源体系研究还较薄弱。以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榆林安崖剖面富县...
关键词:物源 富县组 地球化学 稀土元素 鄂尔多斯盆地 下侏罗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