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环类

作品数:289被引量:724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曾德志李晶张雷钟跃峰赵靖平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圣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精神医学杂志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艾司西酞普兰致血小板减少一例被引量:7
《精神医学杂志》2013年第2期118-118,共1页孙振晓 王相立 
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是指药物使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范围(〈100×10^9/L)。常见引起血小板减少的药物有:肝素、奎宁、奎尼丁、阿昔单抗、金盐、利奈唑胺、利福平、磺胺类、卡马西平、丙戊酸、西咪替丁、对乙酰氨基酚、氯噻嗪、氯霉素...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症 艾司西酞普兰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 抗抑郁药物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三环类抗抑郁药 对乙酰氨基酚 
男性重性抑郁症患者的唾液睾酮水平(英)
《精神医学杂志》1993年第2期45-45,共1页施建安 
既往对男性类固醇激素和抑郁间的关系研究甚少。研究结果也不尽一致。如 Rubin 发现男性内源性抑郁病人血浆睾丸酮水平、促卵泡成熟激素和黄体生成激素较对照组低,其睾丸酮水平与抑郁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Vogel
关键词:重性抑郁症 内源性抑郁 黄体生成激素 抑郁症病人 睾丸酮 卵泡成熟 睾酮水平 三环类抗抑郁剂 类固醇激素 负相关 
阿普唑伦引起药物依赖1例报告
《精神医学杂志》1992年第3期35-35,共1页翟静 郭传琴 王仁峰 
近年来阿普唑伦广泛用于精神科临床,但引起药物依赖的病例国内报道甚少。现将我们所遇1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46岁,4年前因患抑郁症住当地精神病医院,服阿米替林治疗,效果不显著,而改服阿普唑伦2.4mg/d治疗,一个月后痊愈出院。出院后患...
关键词:药物依赖 焦虑不安 精神科临床 阿米替林 郁症 精神病医院 心动过速 促大脑代谢药物 二氮 三环类抗抑郁药 
新型抗抑郁药氟苯哌苯醚(综述)
《精神医学杂志》1992年第2期47-48,共2页阎社因 
氟苯哌苯醚(Paroxetine)为苯基哌啶类化合物。化学名称为右旋—反—4—(对氟苯基)—3—[3,4—(甲撑二氧)苯氧甲基]哌啶。经动物实验和人体药理、临床研究表明,该药具有高度选择性5—羟色胺(5—HT)回收阻滞作用,其抗抑郁作用强度与三环...
关键词:氟苯哌苯醚 新型抗抑郁药 三环类抗抑郁剂 哌啶 阿米替林 抗抑郁作用 阻滞作用 色胺 动物实验 抑郁症病人 
临床精神医学中的抗精神病电疗(综 述)被引量:1
《精神医学杂志》1991年第2期69-73,共5页陈彦方 
电抽搐治疗(ECT)至今仍是精神医学领域中最有效的治疗之一,但由于广大群众和部分医务人员对其有效性与安全性认识不足,以致影响广泛应用,许桐道(1985)、高柏良和陈彦方(1986)等人对八十年代初。
关键词:许桐道 精神病患者 彦方 郁症 精神医学 八十年代 精神药物 四环类抗抑郁剂 抗精神病药 三环类抗抑郁剂 
穴位定按摩对神经症疗效的盲式对照观察
《精神医学杂志》1990年第1期32-34,共3页庞月岱 任光星 王淑君 李秀华 
四年来,我们以单用穴位定按摩法,与单用三环类抗抑郁剂(TCA),采用盲式对照方法治疗观察了43例神经症患者,现将两组的疗效报告如下: 一、病例选择:43例中,男14例,女29例,均为精神科门诊病人。年龄18—55岁,平均年龄男女分别为40岁(31—55)
关键词:神经症患者 三环类抗抑郁剂 疗效报告 按摩法 躯体化症状 精神科门诊 疑病症 俞穴 阿米替林 抑郁性神经症 
抗精神病药所致意识障碍10例报告
《精神医学杂志》1990年第1期58-59,共2页邢金玲 
抗精神病药所致意识障碍是较常见的副作用,现将我们所遇到的10例总结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为男性住院患者。年龄:20~30岁6例、35~45岁3例、58岁1例。诊断:精神分裂症6例、
关键词:抗精神病药 意识障碍 临床资料 奋乃静 地点定向障碍 躁狂发作 阳性发现 三环类抗抑郁剂 低效价药物 静脉滴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