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墓

作品数:553被引量:2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光裕张连举顾希佳张晓杰张晓瑾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民族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国作家协会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上山扫墓,提防皮肤过敏
《健康养生》2024年第7期64-65,共2页陶诗秀 
清明在即,不少人会回乡扫墓。山上杂草丛生,如果不小心接触到了虫子或不明植物,容易发生过敏,甚至导致皮肤发炎。很多人以为要接触到虫子,皮肤才会中招,这是错误的认知。以毛毛虫为例,毛毛虫皮肤炎未必是要毛毛虫爬过皮肤才会出现的症状。
关键词:皮肤发炎 皮肤过敏 皮肤炎 毛毛虫 扫墓 中招 
五代人坚守的秘密
《党员生活(湖北)》2024年第15期22-22,共1页汪亚纯 徐君辅 
清明前夕,勋西县香口乡李师关村党员方典主带着儿孙一起为亲人扫墓,结束后轻车熟路地翻过山头,来到悬崖边一座长满青苔的孤坟前祭奠。从方典主的爷爷方明耀开始,每逢清明、春节,方家人都会来为这座没有墓碑的墓地扫墓,已经坚持了88个年头。
关键词:悬崖边 扫墓 清明 
传承清明文化 续写“孝廉”时代之美
《老同志之友(上半月)》2024年第4期24-24,共1页宣金祥 
清明扫墓是祭祀祖辈先人的一项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时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柳枝插在坟头,然后头行礼祭...
关键词:清明节 纸钱 扫墓 少数民族 
踏青的收获
《小学生学习指导》2024年第11期18-19,共2页何捷 
转眼间到了清明节,三兄弟跟着老爸、老妈,去给家里的太爷爷扫墓。一路上,三兄弟的问题层出不穷。走出家门,走进大自然,三兄弟的话都明显增多了。不听最先问:“这个节日为什么叫清明节呢?”老爸一听,大笑着说:“清明节的确是有来历的。”
关键词:走进大自然 清明节 扫墓 兄弟 层出不穷 
清明时节的记忆
《党员干部之友》2024年第4期58-58,共1页李仲 
记得我上小学的20世纪70年代,学校每年都会在清明节时组织学生去烈士陵园扫墓。有一年祭扫活动结束后,我和几个同学又继续在陵园里沿墓道穿行。我们凝视一座座烈士墓碑,不停地从墓碑背面抄写英雄事迹,只是想把对烈士的景仰融入文字中,...
关键词:清明时节 英雄事迹 清明节 一段段 烈士陵园 墓碑 扫墓 
古诗里的清明情结
《老人世界》2024年第4期21-22,共2页夏岭 
岁岁清明,今又清明。清明节又称三月节、扫墓节、踏青节、植树节、插柳节、秋千节,它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节日,又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与寒食节、上已节接近(寒食为清明前两日,上已在农历三月三日),后来三节合三为一,统称为清明节。
关键词:清明节 寒食节 二十四节气 插柳 扫墓节 三月三日 植树节 
清明扫墓,缅怀情深
《好作文》2024年第4期63-63,共1页张聿鸿 黄育红(指导) 
春风送暖,万物复苏,清明节的脚步悄然而至。这是一个思念亲人、缅怀先烈的特殊日子。在这个充满哀思的节日里,我和家人一同前往先人安息的地方,进行一年一度的扫墓活动。清晨,我们带着鲜花和祭品,踏上了前往墓地的路。沿途的景色虽然美...
关键词:清明节 春风送暖 缅怀先烈 扫墓 墓地 怀念之情 
我家文明祭祖有新意
《当代老年》2024年第4期53-53,共1页石玉民 
清明时节祭祖扫墓,是中国老百姓的传统习俗。从前,人们在扫墓时都要焚烧祭品,燃放鞭炮。近些年来,不少地方的陵园出于安全防火和减少空气污染等原因,禁止在扫墓时焚烧祭品和燃放鞭炮。如此一来,扫墓中的程序似乎简单了些,不少人在扫墓时...
关键词:燃放鞭炮 清明时节 安全防火 仪式感 传统习俗 祭品 扫墓 祭祖 
西晋皇帝不扫墓
《文史博览》2024年第4期54-54,共1页郭华悦 
清明这天,家家户户都忙着扫墓。不说平民,就算是帝王之家,祭祖也是天大的事儿,马虎不得。可西晋一朝,皇帝们忙着内争,忙着互斗,就是没忙过祭祖扫墓。事情还得从司马懿说起。西晋一朝的江山说到底是司马懿打下来的。打垮前朝之后,第一件...
关键词:司马懿 扫墓 西晋 内争 祭祖 
清明节去扫墓
《小学生导刊(高年级版)》2024年第3期54-55,共2页何镓羽 
清明节那天,还躺在床上的我,其实早已醒来,两眼直勾勾地町着天花板,静静听着雨起劲敲打屋檐的声音,想起了“清明时节雨纷纷”的诗句。淡淡的香气飘进房间,一定是爸爸在准备祭祀用的食物。我的心里顿时有一种无名的酸楚:今天是清明节,爸...
关键词:清明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 扫墓 天花板 无名 淡淡的 诗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