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认证工作

作品数:23被引量:4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黎云昆于玲王亚明张蕾孙玉军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林业局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东北林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人与自然》《硅谷》《纸和造纸》《世界林业动态》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我国森林认证工作取得新成效被引量:3
《中华纸业》2016年第3期10-10,共1页钟华 
本刊讯(钟华报道)2016年1月14日,由国家林业局和国家认监委共同主办、国家林业局科技发展中心承办的森林认证机构座谈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我国建立统一的森林认证制度以来召开的首次森林认证机构座谈会。 自2015年初以来,我国境内...
关键词:森林认证 认证工作 国家林业局 认证机构 国家认监委 科技发展 认证制度 
国家支持森林认证工作
《纸和造纸》2014年第4期85-85,共1页本刊讯 
本刊讯据中国森林认证委员会介绍,目前中国人造林面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森林覆盖率从30年前的12%增长到2013年的超过21%。中国政府采取多种形式提高森林的质量和数量,以实现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3%、森林面积达2.23亿hm^...
关键词:森林认证委员会 认证工作 森林覆盖率 造林面积 中国政府 森林面积 中国人 
浅谈我国的森林认证工作
《硅谷》2008年第24期198-198,167,共2页赵眉芳 陈頔 
开展森林认证工作是我国森林经营与管理工作与国际接轨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实现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有效途径。森林认证的引入不仅会在生态方面影响林业发展,也会在经济方面影响林业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森林认证 有效途径 林业发展 
在中国开展森林认证工作势在必行被引量:2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8年第1期83-84,共2页师丽华 赵利群 翁国盛 周勇 
鉴于当前我国林业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中国森林认证工作与世界的差距,从森林认证的起源、内涵、国内外发展趋势的对比、社会责任、国际竞争力等多角度阐明在我国积极开展森林认证工作的必要性。
关键词:森林认证 发展趋势 国际竞争力 必要性 
森林认证工作在发展中国家进展缓慢
《世界林业动态》2007年第3期7-7,共1页沈照仁 
截至2006年1月,世界经认证的森林面积为2.71亿hm^2,约占世界森林总面积(39.52亿hm^2)的7%,占世界生产性森林面积(13.47亿hm^2)的20%。
关键词:森林面积 认证工作 发展中国家 世界 生产性 
我国森林认证工作新进展
《中国人造板》2006年第9期42-42,共1页关绍娴 
为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推动我国森林认证进程,在世界银行(WB)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联盟等的支持下,我国于2006年3月成立了森林管理委员会(FSC)中国森林认证工作组。该工作组包括环境组、经济组、社会组和政府组。工作组的重要...
关键词:森林可持续经营 认证工作 世界自然基金会 中国政府 森林认证 认证标准 管理委员会 工作组 
试论我国开展森林认证工作被引量:8
《绿色中国(理论版)》2005年第02M期24-26,共3页王亚明 孙玉军 张蕾 
开展森林认证工作是我国森林经营与管理工作与国际接轨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实现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有效途径。文章介绍了我国森林认证的开展情况,分析了在我国开展森林认证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障碍,提出了在我国开展森林认证的建议。
关键词:森林认证工作 中国 与国际接轨 障碍 森林可持续经营 管理工作 森林经营 有效途径 文章 
浅析森林认证对我国相关利益主体之影响被引量:8
《中国林业企业》2005年第3期5-7,共3页蒋敏元 唐宏 
森林认证是以市场机制为导向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工具。它对相关利益之主体包括政府主管部门、森林经营单位、林产品加工企业、林产品消费者以及林区职工和居民的影响不可低估。另一方面,这些利益主体的态度和行为也影响我国森林认证...
关键词:相关利益主体 森林可持续经营 政府主管部门 森林认证工作 市场机制 经营单位 加工企业 林区职工 林产品 消费者 居民 
对森林认证工作的探讨
《林业勘查设计》2005年第3期8-9,共2页王国武 隋国有 
论述了森林认证的概念,对我国开展的森林认证工作应遵循的原则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森林 认证 探讨 
东盟各国森林认证现状
《世界林业动态》2005年第3期4-6,共3页李星 
据Coleman统计,截至2003年9月,全世界认证的森林面积总计约为1.6亿hm^2,其中,南美和非洲这些主要热带地区以及亚洲地区的森林认证面积总计不过约750万hm^2,这说明热带地区森林认证和标签工作相对落后。这种状况在今后的木材标签...
关键词:东盟 森林认证工作 森林认证面积 木材标签活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