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泥污染

作品数:163被引量:1081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张志斌张彦浩孙翠珍范成新华祖林更多>>
相关机构:河海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山东建筑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水质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长兴湖水华期间水污染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24年第6期77-82,共6页黎标 谭菊 郭晶 黄刚 陈勃智 杨海君 张金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277494);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23SK2062);长沙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kq2208137)。
为研究长兴湖水华期水污染现状及成因,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水质状况和底泥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长兴湖水体中总氮(TN)和总磷(TP)均值分别为1.49 mg/L和0.24 mg/L,单因子污染指数分别为1.49和0.24,...
关键词:水质 底泥污染 来源分析 蓝藻水华 长兴湖 
大型溞⁃沉水植物组合系统去除北京沙河水库水与底泥污染物效果研究被引量:12
《环境科学学报》2021年第1期255-262,共8页杨东翰 李本行 张立秋 封莉 曲丹 邱斌 李鹏飞 郭鹏 刘永泽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No.2017ZX07102⁃002);北京林业大学青年教师科学研究中长期项目(No.2015ZCQ⁃HJ⁃01)。
针对北京市沙河水库目前水体自净能力弱、水质较差等问题,研究以大型溞⁃沉水植物组合系统为核心的库区水体与底泥净化方法.通过前期投放大型溞提高水体透明度为沉水植物生长提供先决条件,然后利用3种沉水植物(即金鱼藻、狐尾藻和黑藻=1...
关键词:沉水植物 种植密度 水质改善 底泥改善 
海绵校园水体和底泥污染指标变化及相关性被引量:1
《水力发电学报》2019年第4期53-62,共10页侯杰 孙秋慧 郭祺忠 康宏志 王慧琪 刘讯 朱开渲 陈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4014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41772245)
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是海绵校园建设示范校园。本文以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人工水系为研究对象,通过监测人工水系水体和底泥中各污染指标浓度的变化,研究水体和底泥中污染物的变化规律;同时,通过分析水体和底泥中不同污染指标的相关系数与...
关键词:海绵校园 人工水系 水质变化 底泥 相关关系 
红崖山水库底泥污染物分析被引量:3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2年第9期45-47,共3页王正环 
通过分析水库底泥中重金属(Pb、As、Hg、Cd、Cr、Cu)、有机质含量以及pH值,判断水库底泥污染物的分布规律、来源,评价了底泥污染物对水质的影响,提出库区污染防治的对策建议,为维持红崖山水库生态健康,治理红崖山水库水质污染提供了重...
关键词:重金属 红崖山水库 水质污染 底泥污染物 
汉阳六湖连通生态修复工程
《武汉建设》2007年第3期35-35,共1页
一期:汉阳六湖连通生态修复工程实施范围涵盖龙阳湖、南太子湖、三角湖、墨水湖、后官湖、北太子湖及其连通港、渠。该项目将采用水力调度、沟渠连通等工程手段恢复江湖水力联系,形成动态水网,改善湖泊水质,恢复往日江湖互通的格局;通...
关键词:生态修复工程 六湖 湖泊生态系统 太子湖 后官湖 三角湖 底泥污染 湖泊水质 工程手段 水体景观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底泥污染物对水质的影响评价被引量:11
《环境科学研究》2003年第4期1-4,共4页谭炳卿 杨智 沈哲松 王成 
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黄河以南区域,对河流、湖泊的底泥进行了监测,并对不牢河的底泥进行了冲刷试验,根据获得的实测资料和试验数据,对底泥污染物对水质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底泥中的重金属类汞和砷,有机类污染指标中的总磷,总氮...
关键词:南水北调 东线工程 底泥污染物 水质 影响评价 
湘江重金属水环境容量研究的程序与方法
《环境科学研究》1986年第1期73-81,共9页洪继华 金相灿 徐南妮 王庭健 高兴斋 
一、前言环境容量是环境科学的重要基本问题之一。环境容量研究对制定污染物的地方性环境标准、流域水质规划、区域环境污染的综合防治和工矿企业的合理布局具有指导性作用,确定环境容量的科学含义,
关键词:水环境容量 重金属分布 底泥污染 区域环境 水质规划 水质管理规划 重金属污染物 前言环境 指导性作用 迁移转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