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

作品数:18被引量:233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罗新正孙红英潘达郭献军吴广芬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烟台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生物多样性》《中国环境监测》《环境科学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天津市科技支撑重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金沙江上段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和生态位分析
《湖泊科学》2024年第4期1192-1203,I0022-I0025,共16页池仕运 胡俊 郑金秀 胡菊香 李嗣新 魏秘 吕克强 彭建华 
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项目(2019HJ20960010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U21A200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4053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79158,51409178,51679152)联合资助。
于2019-2021年对金沙江上段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和生态位进行分析,以期为高海拔多沙河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金沙江上段大型底栖动物主要由水生昆虫组成,水生昆虫中双翅目物种占比较高。钩虾、扁蜉、襟襀、四节...
关键词: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 β多样性分解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多样性 种间竞争 金沙江上段 
瓯江源头区龙泉溪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多样性和群落特征
《中国环境监测》2023年第6期142-156,共15页吕阳奇 刘财鑫 顾天宇 陈辉 王璐瑶 潘达 吴军 
浙江省瓯江源头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SH202105002)。
源头区溪流是河流生态系统最脆弱的部分,也是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简称底栖动物)集中分布的热点区域,在流域物种库的形成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维持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目前国内对源头区溪流底栖动物多样性的系统调查研究...
关键词: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 DNA条形码 多样性调查 群落结构特征 水生态健康评估 龙泉溪 
扬州宝应湖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被引量:11
《生物多样性》2020年第12期1558-1569,共12页胡芮 王儒晓 杜诗雨 李萌 邢雨辉 潘达 徐海根 孙红英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0507206);生态环境部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
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作为水环境监测的重要指示生物,其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能够有效地反映水环境的健康状况。为了更好地了解扬州宝应湖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多样性,本文于2015–2019年对扬州宝应湖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进行野外调查和采样,联...
关键词:扬州 宝应湖 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 DNA条形码 生物多样性 群落结构 水质生物学评价 
辽河流域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评价被引量:1
《现代农业科技》2019年第22期157-158,共2页李赫 
采用BI指数法对辽河全流域24个点位进行水质评价,探讨辽河流域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的群落结构及水质状况。结果表明,区域内共监测到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134种,隶属于3门7纲17目36科93属,其中以水生昆虫为主,其次为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甲...
关键词: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 BI指数法 水质评价 辽河流域 
基于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BI指数法的大浑太流域水质生物评价被引量:2
《现代农业科技》2019年第22期159-159,166,共2页李赫 
采用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BI指数法对大浑太流域14个点位进行了水质评价,评价结果与理化监测结果基本吻合。共监测到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3门7纲12目25科62属90种,以水生昆虫为主,其次为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BI指数在2.56~8.82之...
关键词: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 BI指数法 水质评价 大浑太流域 
环境DNA技术在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7
《生物多样性》2019年第5期480-490,共11页李萌 尉婷婷 史博洋 郝希阳 徐海根 孙红英 
生态环境部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
环境DNA(eDNA)是指生物有机体在环境中(例如土壤、沉积物或水体)遗留下的DNA片段。eDNA技术是指从环境中提取DNA片段进行测序以及数据分析来反映环境中的物种或群落信息。与传统方法相比, eDNA技术具有高灵敏度、省时省力、无损伤等优...
关键词:宏条形码 第二代测序技术 外来入侵物种 淡水生态系统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 
太湖流域江苏片区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被引量:10
《湖泊科学》2017年第6期1398-1411,共14页陈桥 张翔 沈丽娟 张小琼 周俊 张咏 牛志春 徐东炯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506-003);江苏省环保科研基金项目(2014039;2014004);江苏省环境监测科研基金项目(1313;1405)联合资助
为探明现阶段太湖流域江苏片区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于2013年1—3、7—8和10—11月对120个样点开展了调查.共记录6门124科280种,各点位物种数(4~51种)、个体密度(5.5~23363.4 ind./m^2)和生物量(0.1~6269.2 g/m^2)...
关键词: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 群落结构 多样性 胁迫 空间差异 江苏省 太湖流域 
基于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的洞庭湖典型断面的水质评价被引量:13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2年第9期1799-1807,共9页汪星 郑丙辉 李黎 刘录三 李利强 黄代中 田琪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流域水环境预警技术研究与三峡库区示范"(2009ZX07528-003)
2010年在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对洞庭湖的7个典型断面进行了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采样,共获得底栖动物40种,其中节肢动物16种、软体动物18种,环节动物6种。根据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确定了4个相对清洁的断面和3个污染断面,然后...
关键词: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 生物指数 水质生物评价 生物基准 洞庭湖 
庵里水库湿地生态健康的生物学评价被引量:6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年第6期165-168,共4页孙希宁 武满满 马艳芳 桑圣欢 罗新正 
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项目资助(HJ05K3)
近三、四十年来,庵里水库湿地受人类活动影响,健康状况退化严重,危及流域内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通过背景资料收集、野外采样、实验室鉴定与分析,主要利用生物学指标数据的95th百分位标准化指标数据,用简单加和法计算综合指数,根据流域...
关键词:庵里水库 湿地 生态健康 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 生物学评价 
温榆河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与水质评价被引量:7
《中国环境监测》2009年第1期101-105,共5页宋复 于砚民 刘操 胡秀琳 廖日红 
2006年10月对北京市温榆河12个采样点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调查,并设立十三陵水库为对照点。结果表明,温榆河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有三大类组成:水栖寡毛类、水生昆虫幼虫和软体动物等13种,水栖寡毛类中的颤蚓科种类和水生昆虫中的羽摇蚊幼...
关键词:温榆河 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 1HB指数 生物评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