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栖动物

作品数:2393被引量:7843H指数:5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蔡立哲李新正王备新于子山渠晓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生物多样性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辽河口不同退塘还湿方式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2025年第2期89-101,共13页宋远昊 龚吕 李贲 胡阳 李秀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4101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22YFE0136700)。
“自然湿地-围塘养殖-退塘还湿”是海岸带生态保护修复背景下很多湿地面临的土地利用类型转变模式,但不同退塘还湿方式实施后的恢复情况及其作用机理尚不清晰。为评估2015年辽河口退塘还湿工程开展后不同退塘还湿方式的大型底栖动物恢...
关键词:退塘还湿 生态修复 大型底栖动物 滨海湿地 环境因子 
西江流域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物种多样性及维持机制
《生物多样性》2024年第7期40-53,共14页白雪 李正飞 刘洋 张君倩 张多鹏 罗鑫 杨佳莉 杜丽娜 蒋玄空 武瑞文 谢志才 
国家科学技术基础研究计划专项基金(2019FY1019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271664,32301370)。
作为我国第三大河流珠江的主支,西江孕育了丰富且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受多重人为压力影响,流域内生物多样性日渐降低。然而,人们对西江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格局及维持机制的认识明显不足。本研究基于历史文献调研和2021–2023年现场调查,...
关键词:西江 底栖动物 物种多样性 维持机制 保护措施 
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修复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生态健康评价
《生物多样性》2024年第3期74-86,共13页倪艳梅 陈莉 董志远 孙德斌 李宝泉 王绪敏 陈琳琳 
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工程”(XDA230502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76160);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21MD084)。
黄河三角洲国际重要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于2019年动工,本研究基于修复区内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特点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分析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恢复特征,了解该地区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估保护工程实施三年后修复区湿地生态系...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 生态修复 大型底栖动物 快速生物评价 群落结构 
广东东海岛与硇洲岛潮间带蟹类(十足目:短尾下目)物种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被引量:2
《生物多样性》2023年第9期117-132,共16页梁伟诺 张旭 胡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101057)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071522)。
潮间带蟹类是近岸底栖生物区系中最具代表性的生态类群之一。我国南海北部潮间带底栖蟹类丰富,但不同区域的研究进展差异显著。相较于粤东、北部湾和海南岛,目前对粤西岸段潮间带蟹类区系的了解相对欠缺。东海岛与硇洲岛地处雷州半岛东...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 甲壳动物 更新名录 雷州半岛 粤西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潮间带蟹类(十足目:短尾下目)物种多样性被引量:3
《生物多样性》2023年第9期133-142,共10页冯尔辉 梁伟诺 胡亮 张旭 
蟹类是潮间带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重要代表,也是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之一。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典型的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在东亚海洋生物地理区划上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对该区域潮间带蟹类物种丰富度...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 甲壳动物 新记录种 存疑记录 更新名录 
长江上游支流赤水河流域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与保护对策被引量:7
《生物多样性》2023年第8期56-68,共13页张多鹏 刘洋 李正飞 葛奕豪 张君倩 谢志才 
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22FY1004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271664)。
作为长江上游唯一未在干流建坝的一级支流和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赤水河流域孕育和保护了极为丰富的底栖动物多样性。然而对赤水河底栖动物的了解仍不充分,缺乏涵盖整个流域的连续性、季节性的底栖动物调查。...
关键词:赤水河 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冗余分析 
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3
《生物多样性》2022年第6期119-131,共13页李正飞 蒋小明 王军 孟星亮 张君倩 谢志才 
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19FY101903;2019FY101906);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资助。
雅鲁藏布江流域维系着丰富而独特的生物资源,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区域。然而,该流域底栖动物多样性的调查却极不充分。本文于2015年10月和2016年3月对雅鲁藏布江干流(朗县至墨脱段)和主要支流的底栖动物进行了调查,并采用单因素...
关键词:雅鲁藏布江 底栖动物 物种组成 物种多样性 典范对应分析 
莱州湾东岸潮下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beta多样性格局及其驱动因素被引量:9
《生物多样性》2022年第3期57-66,共10页董建宇 孙昕 詹启鹏 张宇洋 张秀梅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2019YFD0901303);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2021C02047)。
群落β多样性格局的形成与维持机制一直是群落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与核心。然而,与陆生生态系统相比,海洋生态系统尤其是海洋底栖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β多样性的研究明显滞后。本研究从分类(即物种组成)和功能(即性状组成)两个方面出发,应用...
关键词:Β多样性 大型底栖动物 生物性状 环境过滤 群落构建 
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被引量:5
《生物多样性》2021年第5期680-687,共8页易祖盛 黄元骏 易晖 张新旺 李文俊 
《车八岭鱼类及常见底栖动物图谱》编撰项目(CBLHT-201973)。
大型底栖动物在当地生物多样性、食物链构成、水质指示和物质循环中有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国内对森林内陆水体(湖泊、水库、溪流)中的大型底栖动物综合调查较少。作者于2019、2020年对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9个采样点开展了大型底...
关键词:车八岭 自然保护区 大型底栖动物 多样性调查 
黄河三角洲潮间带及近岸浅海大型底栖动物物种组成及长周期变化被引量:10
《生物多样性》2020年第12期1511-1522,共12页李宝泉 姜少玉 吕卷章 陈琳琳 闫朗 刘春云 李晓静 宋博 李新正 
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工程专项(XDA23050304,XDA23050202);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QYZDB-SSW-DQC041)。
黄河三角洲湿地是渤海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功能恢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系统研究该区域内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物种组成及时空分布,作者在该区域典型潮间带和近岸浅海(5m以浅水域)布设11个断面,分别于2016年8月和11...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 生物多样性 湿地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 物种组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