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蒿

作品数:309被引量:1712H指数:2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史彬林傅华王铁娟闫素梅金晓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兰州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沙蒿水浸提液化感物质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6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9年第9期156-163,共8页邓文红 赵欣蕊 张俊琦 郭惠红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6B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870650)
【目的】研究沙蒿根、茎、叶和种子水浸提液的化感物质,探究其对沙米种子发芽的影响,为沙蒿在群落演替过程中化感作用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超纯水室温浸提沙蒿根、茎、叶和种子48 h,离心,上清液经萃取后得到酸性、中性和碱性...
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 沙蒿 水浸提液 化感物质 
沙蒿(Artemisia ordosica)水浸提液对4种伴生草本植物的化感作用被引量:19
《生态学报》2019年第15期5670-5678,共9页邓文红 赵欣蕊 张俊琦 郭惠红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16B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870650)
以生长在我国荒漠和半荒漠地区的特有植物沙蒿为供体植物,沙米、虫实、草木樨状黄芪、狗尾草为受体植物,研究了沙蒿根、茎、叶、种子水浸提液对受体植物种子发芽、幼苗生长以及根对NH+4和K+吸收的化感效应的差异,为沙区植被恢复中伴生...
关键词:沙蒿 化感作用 水浸提液 种子发芽 幼苗生长 
青藏高原不同气候区高寒沙地两种优势植物及其根际土壤的养分特征被引量:9
《植物生态学报》2018年第1期133-142,共10页苟小林 周青平 陈有军 魏小星 涂卫国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5BAC05B01);四川省重点专项(2015SZ0062)~~
为了探究青藏高原寒冷沙地上优势植物及其根际土壤的养分对不同气候的响应过程,选取半干旱和半湿润沙地上的优势植物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ubsp.sinensis)和沙蒿(Artemisia desertorum)为对象,调查自然条件下青藏高原半干旱...
关键词:青藏高原 植物养分 土壤养分 中国沙棘 沙蒿 
麦蒲螨对黑沙蒿主要害虫寄主选择行为研究被引量:1
《植物保护》2015年第6期109-112,共4页刘洁 骆有庆 俞琳锋 王锦林 宋东冰 宗世祥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9B07)
麦蒲螨[Pyemotes tritici(LaGreze-Fossat et Montagne)]是黑沙蒿主要钻蛀性害虫沙蒿大粒象(Adosomus sp.)和沙蒿尖翅吉丁(Sphenopterasp.)的重要寄生性天敌。为明确麦蒲螨的寄主选择行为,本文分别研究了麦蒲螨对黑沙蒿4种钻蛀性害虫、...
关键词:麦蒲螨 黑沙蒿害虫 不同虫龄 寄主选择 
石羊河中下游沙蒿种群年龄结构与动态分析被引量:3
《中国农学通报》2015年第1期53-57,共5页卢小妹 唐进年 陈英 纪永福 安富博 张莹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民勤绿洲边缘固沙林生态用水机制及其应用研究"(41161005);甘肃创新团队建设计划"沙生植物保护利用科技创新团队"(1207TTCA00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16B0203)"民勤绿洲边缘退化防护体系修复技术集成与示范"
对石羊河流域中下游沙蒿(Artemisia arenaria)种群进行了调查,利用体积结构理论划分沙蒿种群冠级结构,绘制静态生命表及存活曲线,分析沙蒿种群年龄结构与动态,主要结果如下:(1)沙蒿种群幼龄级个体数目多,中龄级的个体数稳定,而高龄级个...
关键词:沙蒿 种群 龄级结构 生命表 存活曲线 
采煤沉陷对沙地土壤水分分布的影响被引量:34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496-501,共6页邹慧 毕银丽 朱郴韦 杜涛 韩博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13AA102904);"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C10B03);神华科技创新项目(SHGF-20-22)
以沙蒿为研究对象,采用烘干法和时域反射仪法(TDR法),进行为期两年的土壤水分野外定位监测,研究了采煤沉陷不同阶段(采前、裂缝期、采中、沉降期、相对稳定期)毛乌素沙地南缘神东补连塔矿区土壤水分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土...
关键词:采煤沉陷 土壤水分 沙蒿 风沙区 
3种典型沙生灌木NPP及其分配格局被引量:6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62-67,共6页赵灿 张宇清 秦树高 赖宗锐 刘加彬 法科宇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6B02)
植物的净初级生产力(NPP)是确定生态系统碳收支的重要指标。分别采用收获法和内生长土芯法测定了毛乌素沙地3种典型沙生灌木杨柴、沙柳和油蒿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长量,并通过元素分析仪分别测定各器官的含碳率,进而计算3种灌木的NPP...
关键词:杨柴 沙柳 沙蒿 净初级生产力 等速生长 
沙蒿(Artemisia ordosica)叶面积指数的测定及模拟被引量:6
《生态学杂志》2014年第2期547-554,共8页唐思凌 贾昕 郭建斌 陈志豪 查天山 秦树高 杨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0755;31200537和31361130340);"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6B02)资助
对宁夏盐池典型沙生灌木沙蒿(Artemisia ordosica)生长季内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的动态进行了直接法(异速生长方程法)与间接法(Li-2000冠层分析仪法)相结合的定期观测,探索了利用直接法对间接法测得的有效叶面积指数(effecti...
关键词:叶面积指数 季节动态 积温 辐射 
煤炭开采对沙蒿根系生长的影响及其自修复能力被引量:24
《煤炭科学技术》2014年第2期110-113,共4页于瑞雪 李少朋 毕银丽 张延旭 孔维平 王瑾 陈书琳 刘生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2BAC10B03);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20090023110009)
为保护神东矿区生态环境,以补连塔矿区野生沙蒿为研究对象,通过CI-600植物根系生长监测系统对沙蒿的根系进行观测,分析煤炭开采对不同规格沙蒿根系生长的影响以及沙蒿根系的自修复能力。结果表明:煤炭开采会影响沙蒿根系的生长,开采初期...
关键词:煤炭开采 生态环境 神东矿区 沙蒿 根系损伤 自修复能力 
不同盖度沙蒿群丛防风作用研究被引量:8
《干旱区研究》2012年第2期213-217,共5页魏宝 丁国栋 吴斌 张宇清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6B02);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090014110003);北京林业大学科技创新计划(TD2011-04)
以天然沙蒿群丛为研究对象,初始盖度为60%,人工降低其盖度为50%,40%和30%,用多剖面自计式遥测风速仪连续观测记录沙蒿林内距离地面0.1 m,0.5 m,1.0 m,2.0 m,3.0 m,4.0 m,5.0 m和6.0 m高度处的风速变化。当沙蒿群丛盖度由30%增加到60%,...
关键词:植被盖度 沙蒿(Artemisia ordosica) 防风效应 风速廓线 边界层厚度 盐池 毛乌素沙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