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蒿

作品数:309被引量:1712H指数:2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史彬林傅华王铁娟闫素梅金晓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兰州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干旱和UV-B辐射胁迫及其互作对白沙蒿抗性生理的影响被引量:2
《草业学报》2021年第8期109-118,共10页韩晓栩 赵媛媛 张丽静 郭丁 傅华 李永善 杨成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7076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项目(2016A0300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4CB138703)资助。
以白沙蒿为试验材料,在干旱(D)、UV-B辐射(U)和干旱与UV-B辐射复合(D+U)胁迫下,从幼苗生长、膜脂氧化、次生物质类黄酮、脂肪酸代谢及其基因表达等方面研究了干旱和UV-B辐射胁迫及其互作对白沙蒿抗性生理的影响。结果显示,D和U处理下,...
关键词:白沙蒿 干旱 UV-B辐射 类黄酮 脂肪酸 
白沙蒿杀虫活性初探被引量:1
《草业科学》2018年第2期305-310,共6页刘权 贺原花 李勇胜 刘畅宇 柳春梅 王有年 傅华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重要牧草;乡土草抗逆优质高产的生物学基础(2014CB138703);2015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经费(科研)--科研机构开发课题-农业部(KFK2015001);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助(IRT_17R50);兰州大学2017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710730106)
白沙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是典型的流动沙丘植物,非常适应干旱荒漠地区的极端气候,是沙漠荒漠化治理和恢复中优良的固沙植物之一。植物中的次生代谢物是其适应不利环境因素的重要策略之一。本研究首次开展了白沙蒿提取物对朱砂...
关键词:白沙蒿 朱砂叶螨 斜纹夜蛾 杀虫活性 植物毒 
我国北方草地6种乡土植物抗逆机理与应用被引量:34
《科学通报》2016年第2期239-249,共11页南志标 王锁民 王彦荣 傅华 李春杰 段廷玉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108900;2014CB138700)资助
研究和利用我国丰富的乡土草资源,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本文概述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um)、白沙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微孔草(Microula sikkimensis)、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
关键词:乡土草 驯化选育 基因资源 霸王 白沙蒿 微孔草 醉马草 无芒隐子草 羊草 
水分胁迫下白沙蒿幼苗抗性与其膜脂构成关系研究被引量:13
《草业学报》2015年第2期55-61,共7页缪秀梅 张丽静 陈晓龙 吴淑娟 牛得草 傅华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4CB138703);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20211110029);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13019)资助
以0,5%,15%,25%聚乙二醇(PEG-6000)对白沙蒿进行水分胁迫处理,研究其对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强,白沙蒿叶片相对含水量明显降低,叶片膜脂脂肪酸各组分含量发生明显变化,水分胁迫白沙蒿幼苗导致叶片膜脂脂肪酸的合...
关键词:白沙蒿 PEG-6000 水分胁迫 生理特性 脂肪酸 
宁夏盐池沙地3种植物群落土壤酶活性变化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年第4期153-156,共4页刘丽丹 谢应忠 邱开阳 阎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60200);国家973计划前期研究项目(2010CB434805)资助
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相结合,对盐池沙地典型植物群落牛枝子群落、牛枝子-黑沙蒿群落、黑沙蒿群落土壤酶活性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从牛枝子群落经牛枝子-黑沙蒿群落至黑沙蒿群落,0-5cm土层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活性均为牛枝...
关键词:沙地 植物群落 土壤酶 牛枝子 黑沙蒿 盐池 
不同种植年限白沙蒿对根际土壤营养元素的影响被引量:11
《草业科学》2014年第2期224-231,共8页马月婷 张丽静 杜明新 周志宇 牛得草 张宝林 
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973"(2014CB1387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0801;31201849);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lzujbky-2010-3)
分别选取建植5、10、15和20年的白沙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研究其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营养元素含量及土壤pH值的变化。结果表明,1)随建植年限的增加,白沙蒿根际土壤有效N、P含量增加,铵态氮和有效磷的最大富集率分别为91.15%和12...
关键词:白沙蒿 土壤 根际 营养元素 
沙漠水渠人工固沙区沙蒿和沙拐枣灌丛的土壤水分特征对比被引量:8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1年第4期164-167,173,共5页侯建秀 张元明 陶冶 全永威 李铭杰 杜晓虎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825104)
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引水渠沿线建植5 a的人工固沙区内,选择自然生长的沙蒿和沙拐枣灌丛,依据冠幅大小设置5个水平距离梯度和4个土层深度梯度,对比研究了二者的土壤水分特征。结果表明,随土层深度的增加,两种灌丛土壤含水量均呈增加趋势...
关键词:人工固沙区 沙蒿 沙拐枣 土壤水分 容重 沃岛效应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白沙蒿肌动蛋白基因核心片段的克隆和序列分析被引量:10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09年第2期251-254,共4页张一弓 张丽静 刘永红 傅华 
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973(2007CB1089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0801)资助
本研究以荒漠植物白沙蒿总RNA为模板,运用RT-PCR方法扩增出肌动蛋白基因核心序列。将获得的片段克隆到T载体后进行测序,序列分析表明:白沙蒿肌动蛋白基因核心片段长599bp,编码198个氨基酸。将该序列在GenBank中注册,并与多种植物肌动蛋...
关键词:白沙蒿 肌动蛋白基因 基因核心片段 序列分析 
阿拉善荒漠区土壤因子与白沙蒿人工种群生长的主成分分析被引量:7
《西北植物学报》2007年第5期995-999,共5页马斌 周志宇 张丽莉 高文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部环境研究资助项目计划(9010201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G20000487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9730100);甘肃省科技攻关项目(2QS041-C31-20)
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了阿拉善荒漠区白沙蒿飞播区土壤因子和白沙蒿生长状况,阐明了土壤性质的主要限制性因子和群落生长最主要的状况指标。结果表明:(1)各个土壤因子中,6月的土壤含水量是各土壤性质中最重要的因子,贡献率达到63.6%...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 种群密度 土壤性质 种群生长 
阿拉善退化沙地飞播植物群落演替趋势研究被引量:3
《生态科学》2007年第1期10-13,17,共5页周志宇 张冈 马斌 张莉丽 高文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部环境研究资助项目计划(9010201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G20000487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9730100);甘肃省科技攻关项目(2QS041-C31-20)
阿拉善沙地飞播植被的形成和发育与生长季中的降水量及其季节分配有关。调查结果表明,当播种时月降水量大于65mm时,植物群落中高或较高存在度的植物种是蒙古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沙鞭(Psammochloa villose)和白沙蒿(Artemisi...
关键词:飞播区 白沙蒿 蒙古沙拐枣 群落演替 限制因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