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歌戏

作品数:22被引量: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李蔷廖涛王宇扬杨乐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成都大学广州工商学院中国戏曲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戏剧》《怀化学院学报》《人民音乐》《当代文坛》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福建艺术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山歌戏的传承、创新与突破--以《红嫲》为例被引量:1
《福建艺术》2022年第4期51-53,共3页傅翔 
在第二十八届福建省戏剧会演中,山歌戏《红嫲》获得了优秀剧目奖,对于龙岩山歌戏传习中心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与收获。对于一个举步维艰的剧团来说,这绝对是一种极大的精神奖励,是一件雪中送炭的好事。龙岩山歌剧团在上一届...
关键词:优秀剧目奖 精神奖励 山歌 创新与突破 大戏 剧团 举步维艰 
山歌的轻盈和负重--看龙岩山歌戏《红嫲》被引量:1
《福建艺术》2020年第12期44-45,共2页黄披星 
作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剧目,龙岩山歌戏传习中心山歌戏《红嫲》描述在主力红军长征后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中,闽西苏区妇女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击败了地主豪绅妄图反攻倒算的阴谋,取得保田斗争的胜利。该剧入选2020年度“福建省...
关键词:闽西苏区 三年游击战争 山歌 红军长征 
山歌飘在云层上--龙岩山歌戏《红嫲》的几点创作体会
《福建艺术》2020年第12期46-47,共2页杨晓勤 
为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向建党一百周年献礼,龙岩山歌戏传习保护中心想创排一部以全国著名女英烈陈客嫲为题材的山歌戏。陈客嫲(1885-1937),原名邱清玉,龙岩县东肖后田村人,土地革命时期著名的革命接头户。陈客嫲丈夫早逝,她将儿...
关键词:土地革命时期 龙岩县 创作体会 后田村 红色基因 山歌 红军 伤病员 
龙岩山歌戏红嫲
《福建艺术》2020年第12期48-59,共12页杨晓勤 
时间,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地点,闽西苏区,龙岩东肖镇后田村一带,人物,山歌嫲,女,40多岁,革命接头户,清仔,男,10—16岁,山歌嫲的儿子。
关键词:闽西苏区 山歌 后田村 二三十年代 东肖镇 
烽火巾帼--山歌戏《红嫲》剧本众家谈
《福建艺术》2020年第8期43-48,共6页刘存孜(整理) 何慧(整理) 
作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剧目,龙岩山歌戏传习中心山歌戏《红嫲》描述在主力红军长征后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中,闽西苏区妇女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击败了地主豪绅妄图反攻倒算的阴谋,取得保田斗争的胜利。该剧入选2020年度"福建省...
关键词:剧本创作 发言摘要 人物形象塑造 精品创作 戏剧情节 闽西苏区 三年游击战争 特邀专家 
浅谈龙岩山歌与山歌戏的保护被引量:1
《福建艺术》2019年第8期39-40,共2页曹丽丽 
闽西是客家祖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央苏区,民风古朴、文化积淀深厚.龙岩是闽西的一个地级市,其所辖各区县均为山区,因自古流传下来的龙岩山歌闻名于世,素有“山歌之乡”的美称.
关键词:闽西 山歌 祖地 浅谈 时期 民风 客家 
无场次现代山歌戏——血色杜鹃
《福建艺术》2001年第2期53-62,共10页王保卫 
人物查堡、土生、山妹、龙哥、小凤、师长、红军、白匪、村妇及其他。 故事发生在三十年代闽西根据地那段艰苦而又令人难忘的日子里。 幕静静地开启。 舞台上出现一道由男女歌队组成的山体造型。 在一阵难以名状的痛苦和焦虑的等待中,...
关键词:《血色杜鹃》 戏剧 剧本 山歌戏 现代戏 
“向建国五十周年献礼暨福建省第二十一届戏剧会演征文”获奖剧本名单
《福建艺术》1999年第2期4-4,共1页
一、优秀剧本奖(六名): 《北风紧》(京剧) 《江上行》(莆仙戏) 《皂隶与女贼》(梨园戏) 《叶李娘》(莆仙戏) 《洪波谣》(话剧) 《铁马风铃》(歌剧)
关键词:剧本 闽剧 莆仙戏 五十周年 征文 名单 高甲戏 话剧 戏剧 山歌戏 
走向戏曲沃野——电视戏曲片《山乡戏苑红》创作新尝试
《福建艺术》1998年第6期21-22,共2页江秀慈 
自电视戏曲诞生以来,它的主旨基本就是“在电视里演戏”,以电视形式表现舞台上优美的戏曲艺术。然而在惊叹舞台上演员精彩的唱、做、念、打之余,如果我们把目光投入城乡生活,就会发现这原来是一片更广阔的天地。
关键词:电视戏曲 闽西 沃野 新尝试 木偶戏 山歌戏 上杭 舞台 田野 戏曲艺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